天天看点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作者:荒漠守护

河西走廊荒漠面积约占走廊总面积的50%左右,由沙漠和戈壁组成。植被盖度不足5%,由旱生和超旱生小灌木组成,草本多样性较低,夏末秋初降雨增多,短命草本植物大量出现。荒漠孕育许多珍稀植物资源,蒙古扁桃、裸果木、肉苁蓉、锁阳和发菜等。荒漠也有许多脊椎动物,河西走廊中部已经记录的兽类、鸟类和爬行类有30余种,大多数种类栖局在荒漠生境。兽类有鹅喉羚、沙狐、赤狐、虎鼬、猞猁、大耳猬和一些啮齿类动物。鸟类有红隼、苍鹰、黑尾地鸦、沙即鸟、漠即鸟、短趾百灵、纵纹腹小鸮锲尾伯劳等。爬行类主要有花条蛇、荒漠沙蜥、荒漠麻蜥、密点麻蜥和敏麻蜥等。大型的兽类及鸟类主要栖局在北部戈壁和沙漠内部,绿洲边缘植物资源丰富是它们的取食生境,沙狐、大耳猬和鼠类的巢穴通常在泡泡刺和白刺沙堆上。保护荒漠灌木等生态工程师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脊椎动物的多样性。绿洲边缘人类活动频繁,这会改变植物生长季兽类及鸟类的日行为节律,它们在夜间、黎明和黄昏活动。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保护脊椎动物。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鹅喉羚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沙狐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红隼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纵纹腹小鸮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锲尾伯劳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黑尾地鸦

河西走廊中部荒漠脊椎动物多样性

沙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