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东狮吼”的故事,是怎么来的,说的是啥?

作者:萧家老大

“河东狮吼”的故事,是怎么来的,说的是啥?

“河东狮吼”的故事,是怎么来的,说的是啥?

苏东坡有位朋友叫陈公弼,官至太常少卿、工部侍郎,陈公弼一生为官,但他的儿子陈季常,却因受道家影响,乐于隐居。陈季常过惯了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想寻求无拘无束,闲云野鹤的精神境界,于是,在黄州的岐亭山盖了一片庄园,自号“龙丘居士”。小陈平时喜欢结交宾客,爱好文艺之道,因此,家里养了一群歌妓,每逢有朋自远方来,小陈都要尽地主之谊,与客人对酒当歌,命歌妓歌舞助兴,长此以往,其妻柳秀英(河东人氏)便产生怨气,后来,每当小陈欢歌宴舞之时,柳氏就醋性大发,用东西敲打墙壁,大喊大叫,以此搅扰气氛,驱逐来宾,小陈自知理亏但很无奈。

苏东坡被贬黄州,大概参加过几次夜宴,也亲身领教过柳氏的“狮吼功”,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并附信对陈季常说:“我有一绝句,烦请秀英君一看。”这首诗就是:“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此诗可解读为:龙丘居士当然指陈季常,小陈你也很可怜,空谈闲扯夜不眠,忽然柳氏来劝诫,手杖落地心茫然。在这里,苏东坡借用了佛教用语“狮子吼”,“狮子吼”在佛教里指“如来正声”,是一种褒义的赞美,同时,狮子也是佛教护法神之一。老苏想藉此规劝小陈,不要追求另类,听从妻子的教诲,原诗赞美柳氏是“正义之声”,所以,要求小陈“我有一绝句,烦请秀英君一看。”否则,老苏即使喝的再大,也不会没事找抽,自己找骂。

其实,“河东狮吼”的故事也应引起人们的深思,因为,古时的妇女地位低下,在君权、男权思想压制下,妇女们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柳秀英看着自己的丈夫成天不务正业,夜夜笙歌艳舞,她的心能平气能顺吗?想拯救丈夫又自知力不能及,惟有做出一些举动,以达到告诫目的,也正因为柳秀英的“如来正声”,才使陈季常感到愧疚,从而有“柱杖落手心茫然”的可怜窘境。

柳秀英嫁了一位花天酒地,不求仕途的丈夫,自己又无法改变现实,你说,她能不憋屈吗?身心能不倍受折磨吗?果然,南宋洪迈《容斋三笔》里就有柳氏生病的记载,《容斋三笔》里说,黄庭坚在哲宗元祐年间写给陈季常的书简,书简曰:“听说柳夫人不断用药,现在康复没?你晚年追求清净而有乐趣的生活,娇妻美妾又没有新的增加,柳夫人为何还至于生病呢?”这虽然能够说明柳氏有凶妒的一面,但何尝不是对妇女地位低下的一种控诉呢。

柳秀英在极端的压抑下,偶尔发发飚,也是很正常的行为,不仅如此,她在那个时代敢发飚,也是极具反叛精神和人权思想的,所以,苏东坡写诗对她的行为予以赞扬,可是,后人的曲解却出人意料。

(本篇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