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外交:宦官曾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引言一、宦官外交的客观原因二、宦官外交的主观原因结语

宦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数量庞大又极为特殊的群体,其长期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朝代政治、经济、文化还有外交的发展。宦官曾多次作为辅助力量随着朝臣出使别国,但人数和规模都十分有限,并未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自明朝以后,宦官出使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甚至形成为了“宦官外交”。出于政治的现实需要,宦官在明朝和藩属国的关系中充当相当重要的角色。

明朝外交:宦官曾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引言一、宦官外交的客观原因二、宦官外交的主观原因结语

明朝建立以后,统治者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国内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则致力于与周围国家发展友好的外交关系,不再采用元朝四处扩张的外交政策。明太祖曾多次派遣使臣出使高丽、日本等国家,经过历代明朝帝王的外交努力,共有148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前来朝贡。明太祖对朝贡各国一向秉持厚往薄来的原则,有些藩属小国为了高额的利益,频繁遣使入贡,加重了明王朝的经济负担,因此明太祖下令对朝贡条件有所要求,打击了周边国家的积极性。明成祖即位后,面对朝贡不通的外交局势,他取消了对于朝贡的所有限制,所以在永乐年间,各国贡使充斥朝廷。明王朝与周围各国频繁地朝贡往来,为宦官出使别国提供了一个契机,宦官开始作为国家正式的外交使节,与其他使臣一起履行外交职责。

明朝外交:宦官曾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引言一、宦官外交的客观原因二、宦官外交的主观原因结语

洪武年间,明朝的外交使节都由翰林担任,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外交方面的事务,直至后来设立行人司,接管外交事务,使臣受其差遣。明太祖派遣使臣出使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然而行人司只是一个九品衙门,机构内部官员不多,极其缺乏外交人才,完全应付不了外交的需求。为了培养能干的使臣,行人都必须经过训练,确保出使过程没有差错。明朝初年,统治者为了尽快修复与周边各国的关系,需要大量的外交使节出使别国,可这时期的行人数量有限,再加上不懂蕃语,出使之事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可明朝很多宦官来自于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他们没有语言的障碍,也解决了人数不足的问题,所以朝廷任命这些宦官为外交使臣,为明朝的“宦官外交”现象埋下了铺垫。

明朝外交:宦官曾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引言一、宦官外交的客观原因二、宦官外交的主观原因结语

从主观原因上看,宦官具备出使的各种条件。首先,宦官忠于皇帝。宦官群体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明确,他们本质是奴才,只需要听从主子的命令,勤勤恳恳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明一代,宦官对主子的忠心表现得更为突出。明朝民间盛行自宫风气,有些贫苦家的男孩子宁愿忍受断子绝孙的痛苦也要进宫,他们想要成为宦官谋求富贵,所以这些宦官一旦进宫服侍主子后,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自然对主子言听计从。长期的宫中生活提高了宦官的工作能力,再加上他们的忠心耿耿,皇帝对这个群体十分信任,所以派遣宦官出使别国并不奇怪。

明朝外交:宦官曾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引言一、宦官外交的客观原因二、宦官外交的主观原因结语
《明太祖实录》曾记载:“阉寺便习,职在扫除,供给使令,不假以兵柄则无宦寺之祸。”

在明太祖看来,只要不给宦官军权,那么就不会危害到国家的政治,所以从一开始,明朝宦官便有“给使令”之权。宦官不仅可以在内宫传达使令,还可以作为皇帝的钦差去宣谕政令,对官员进行赏赐。正因为宦官有这种权力,所以奉旨出使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明朝外交:宦官曾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引言一、宦官外交的客观原因二、宦官外交的主观原因结语

明朝宦官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宦官通过宫中设立内书堂接受教育,因此他们能够识文断字,出使外国传达皇帝的诏令。与此同时,外籍宦官具有出使的有利条件,明朝宦官很多来自外国贡阉和阉割战俘,这些外籍宦官为明朝宦官出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们来自异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本来就了如指掌,再加上自身的语言优势,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皇帝交代的出使任务。

明朝外交:宦官曾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引言一、宦官外交的客观原因二、宦官外交的主观原因结语

明代宦官外交是在当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宦官出使满足了明朝与周边国家频繁交往的现实需要,同时宦官本身就具备出使的条件,他们对皇帝忠诚,又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和文化水平,是出使别国的好人选。明朝宦官在中外交往中充当重要角色,一方面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以至于形成历史上著名的宦官外交的局面。

参考文献:

《明太祖实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