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四十六条 斑点叉尾的"八字重症监护法"

作者:菌藻平衡

斑点叉尾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特别是无肌肉肌间刺,加工方便,出口情况较好。运用"八字集约化养殖法"的基本原则,在斑叉养殖过程中突出"水、苗、饵"的基础上,以"密、混、轮"为手段健康养殖,加强"防控"力度,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养殖鱼符合出口要求, 实现高产量和高效率。

  "水。"鲭鱼养殖基地必须集中,周围有非工业化农业污染物进入,生产环境指标符合GB/T18407.4-2001规定。水源充足,出入排水方便,水质符合NY5051-2001标准。钓鱼池面积为6670平方米(10亩)左右,水深为1.8米至2.5米是合适的。游泳池的底部是平坦的,沙质的或土壤,保持5厘米至6厘米厚的泥浆。在养殖过程中,每天参观池塘一次,观察池塘水色和水位的变化、鱼类活动和投饵情况,定期确定水质指标,及时注入新水,定期喷洒生石灰或复合微生物制剂,确保池水溶解氧在3.5毫克/升至7毫克/升, pH值6.8~8.5,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

  "种类。"对鱼类的最佳自育支持,在购买鱼苗前必须检查苗种养殖场的生产资质,由合格的检验检疫部门出具检验报告。购买的鱼种必须在无污染基地生产,并通过检疫消毒。该鲭鱼种类要求游动活跃,体魄强壮,体表光滑,粘液丰富,无损伤,无病害,无畸形,规格约50g/尾。放养应从2月到3月进行,然后用2.5%至3%的盐溶液下到游泳池,使鱼体沐浴5分钟。

  "诱饵。"选择生产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专用用饲料,饲料厂必须经商业检验部门登记备案,饲料质量符合NY5072-2002标准。饲料中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符合GB13078标准。饵料要做得好——投得好,投得够好,不给腐朽的饵料喂食。每天投饵2次,每日投饵率根据水温调整,一般水温8°C~15°C为1%~1.5%,15°C~20°C为2%~2.5%,20°C~25°C为3%~3.5%,25°C~32°C为4%~4.5%。其中,60%以9.m,40%以3.m。

  "秘密。"从健康养殖的角度来看,鲱鱼品种的放养应在12000尾/100平方米到15000尾/100平方米的范围内。放养密度高会导致管理困难,造成水质恶化,难以承受天气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超过池塘容量。

  "混合" 。斑点叉尾以单齿鱼为主,但可与少量鲭鱼、鲭鱼种适当配对。一般放养后10天放养鲭鱼种类,混合100克/尾蛞蝓,鲭鱼种类3000尾/100平方米至6000尾/100平方米。

  "轮子。"经过2~3年的养殖,养殖鲭鱼的池塘改为其他水产品,这也是防止鱼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反。"坚持"综合预防,积极治疗"方针。采用综合生态治理和防治使用生物制剂和中草药引起的疾病,推广健康育种技术。鱼药的使用必须符合NY5071-2002和NY5072-2002标准。

  鱼类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长途运输或干池塘,池塘要浸泡在咸水中,以防止皮肤病的发生。饲料中常加入大蒜素等绿色药物,预防肠道疾病,并定期喷洒浓度为15 mg/L~25 mg/L的生石灰,或0.3 mg/L至0.5 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预防鱼病,调节水质。鱼病被发现,得到及时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鱼药使用要特别谨慎,必须由合格人员开具处方,避免使用药品,否则销售商业鱼将"一票否决"。

  "管" .除生产管理外,重点应放在:(1)环境管理。重点监测基地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污染的因素,消除生活污水、农田水和"三废"污染。同时,受托有关部门定期对土壤、大气和水质进行抽样检测。(2)用药管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与渔业药品监督员建立药品处方制度。(3)文件管理。对汤口清理、苗种放养、水质状况、饲料和鱼药使用情况均需做好详细记录,并明确专人定期检查、档案保存。

第四十六条 斑点叉尾的"八字重症监护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