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作者:小光的历史探索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战国时代,比较正式的说法为:自公元前475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结束。这段时期又被称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因为井田制的瓦解,铁器取代青铜,社会的整体生产力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旧的制度正在瓦解,新的形式正在酝酿。回顾那段历史会发现当时的人并不觉得社会发展进步了,也体会不到新时代的美好,在他们的眼中理想化的西周礼乐制度正在瓦解崩坏,新事物的出现使人迷失本心,就像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再难回到曾经的伊甸园。正如孔子的六世孙,战国末期的大儒孔斌所言:死病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当时的有识之士都以救世为最高理想,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张去拯救这濒临崩溃的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个时代的历史详情。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欲望

公元前403年,周朝的天子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段话记述于《资治通鉴》的开篇章节。司马光以此来论述国家纲常礼法的重要性,战国时代以下犯上的事例比比皆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赵、魏、韩三大夫之家瓜分其主晋国,公然要求天子册封自己为诸侯,天子却不能守其法,司马光的评价为,“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反映了那个时代人心的变动。同时也是春秋向战国历史过渡的两个关键节点,战国历史的巨大帷幕,即由此揭开。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战国特点一:上不能守其尊。

战国时代周朝天子的权威已经完全沦丧,到战国的中后期,各国君主都已公开称“王”,甚至于秦、齐两国的国君还曾一度称“帝”,在这些人的心中自己早就已经凌驾于天子之上了,世界已经没有了秩序,唯有拳头才是公理。

天子作为天下的最高统治者自己不能坚守住自己的底线,也破坏了纲纪制度,这就是严重的苟安心理作祟,殊不知自身所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在于这固有的名分了,如今这最后的名分也可以被随意僭越,天子的名号也就到头了。

除此之外,传统的老贵族也纷纷堕落,齐国的齐景公就是一个典型,史载,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喜奢侈而厚赋重刑。公室仓廪中布、帛、稷、粟都堆积腐烂、生了虫子;人民却生活无着,饿殍载道,劳役不止,遇到灾情也得不到赈济;很多人还因触犯刑法被砍脚,出现了“国之诸市,屦贱踊贵”的悲惨现象,齐国的大臣田僖子(田乞)趁机收买民心,使百姓心向田氏,田氏家族的影响力因此日益扩大。

春秋时代的头号强国晋国的公室也权威不保,据《左传·昭公三年》记载:晋国公室衰微日甚一日,民心离散,百姓逃亡,原有的公室子弟大多“降在皂隶”;而六卿之家却日渐强大,控制了晋国的军政大权,形成了“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的局面。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战国特点二:下不能守其分。

典型如晋国,晋国原本有六大强臣家族,就是后来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外加范氏、中行氏、智氏,到战国初期范氏、中行氏都在国内的斗争中失败,只剩下韩、赵、魏外加智氏,合称晋国四卿。公元前456年,四卿赶跑晋出公,立晋哀公。晋国国政由智、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君至此已完全成为四卿的“傀儡”。

再看看齐国,齐国原本是姜太公的封国,太公尚设都城于临淄(今山东淄博),沿袭“齐风”以治齐。但是传到齐景公的时候,姜氏子孙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对叔向说:“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无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人民拥戴。”田氏最初是由陈国逃避到齐国安居的经历数代人之后,田氏的当家人田乞暗中联合鲍牧等贵族,攻杀齐国原本的两大执政贵族国惠子和高昭子,立阳生为齐悼公,进而掌控了齐国国政,公元前391年,田乞的后代田和,把齐康公迁到了海滨,只给他一座边城作食邑。田和自立为齐君,仍定国号为“齐”,史称田太公。公元前387年田和遂请魏文侯向周天子说情,请周天子也承认他为齐国国君。一年之后即获得周天子的允准,田和正式成为周天子任命的诸侯国君。

齐国和晋国的故事只是历史记载的典型,从此也可以窥探出当时的政治形式特征,以下篡上的情况已经成为常态,因此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局势的演变下,旧有的规则完全失效,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海内争于战功”、“务在强兵并敌”的新局面。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理想

战国时代,人们越来越迷失自己,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以机巧夺利为智。居上位的人往往得过且过,苟且偷安。居下位者往往自私自利,以侥幸盈利为乐。世界上再也没有了为天下为西周之初的理想而约束自身的道德自觉。人们从此陷入迷失,陷入痛苦,陷入对于欲望的无限追求而不能自拔。在这样的社会现状面前,理想主义者开始涌现。力求恢复人心改善局面。这群理想主义者的名字为:儒者。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战国时代,儒家最为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孟子,有一次孟子曾去会见魏惠王。魏惠王说:“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建议呢?”孟轲说:“大王何必开口就要利呢?我这里,只有仁义而已。国君如果成天念叨什么对我国家有利,大夫就会念叨什么对我家族有利,士庶百姓就会念叨什么对我自身有利,上上下下,都为利益而争夺,国家就危险了。我从来没有听说一个仁德的人,会抛弃他的父母;也从没听说一个守义的人,会不顾他的君王。”

孟子师事子思,子思是孔子之孙。孟子曾经问子思,牧民之道,何者为先。子思说:“先利之。”为人民谋福利。孟子说:“君子要教给人民的,唯有仁义而已,何必说利!”子思说:“君王的仁义,就是给人民谋福利。君上不仁,则百姓不得其所;君上不义,则百姓也崇尚欺诈,这就是最大的不利。《易经》说:‘利者,义之和也。’义是因,利是果。又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利可以用来安身,以崇其德。这些都是最大的利益啊!”

儒家所言皆为当时之人所发的弊病良药,社会的前进发展没有错,但是人心到什么时候都要防范堕落,这也就是儒家所要提倡“克己复礼”的原因。可以说儒家的主张直接讲到人心根本,仁义其实就是利益,但是当时的君主难以深刻认识到这些道理。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盛行,有人讲:“公孙衍、张仪岂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天下诸侯都恐惧;他们一安居,则天下刀兵都停息。”孟子说:“他们算什么大丈夫!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天下人民得幸福;不得志则自己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才是大丈夫!

以上诸游说名人,皆在战国闯荡出一番事迹,为何在儒家的眼中不算大丈夫?因为这些人身逢乱世只求自身荣华,丝毫不顾天下人民,因此孟子以此言之,告诫世人这些人物的事迹虽然精彩但是不值得学习,不值得崇拜,反观如今时代,孟子之话尤为振聋发聩。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子思有一次为卫国国君推荐人才,卫侯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常有人说儒家迂腐,不知变通,故搬此故事出来以证明儒家的真气概。可以说先秦儒家从来就不是因循守旧,规则手段可以随意变通,所谓的恢复周礼,其实质是在于恢复人心。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总结

战国的时代,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著名的有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改革,赵国的胡服骑射,对于这些改革故事后世大多以正面的形象进行展示。但是,战国时代的这些政治改革,无不是为了强兵侵略,称霸世界。这些所谓的改革措施,其初衷并非为了创立天下安定的纲纪礼法,而是各国利欲熏心的国君为了称霸而进行的强兵之举。这其中也确实会有一些改革惠及人民大众,但从本质上看仍然只不过是满足统治者私欲的副产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政治制度自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善,这是自然规则本无可厚非。需要指出的是良善的政治制度,其最初所制定的出发点应是要达成人民安足,社会安定,一切都向着有条不紊的光明未来而前进。因此,儒者实现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在如今看来依然耀眼夺目,照彻千古。

品阅战国历史,体会人间的欲望与理想

谢谢大家观看小光的文章,本人会陆续发布从五帝到如今的中国历史。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的账号!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点赞转发。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等。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