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作者:瞰北辰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今天,我们为您介绍的是霍云龙,北辰区委宣传部新闻科干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难忘事迹,他肩上又扛着怎样的责任与使命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霍云龙~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青春和梦想永远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怀着对记者这份职业的向往与憧憬,2007年9月,霍云龙如愿走进辽宁大学新闻系。记得开学第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行大字“新闻人永远在路上,好新闻永远在基层”。的确,人们常说选择新闻行业即是选择了奉献、奔波与求索。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辰区双口镇,成为一名基层宣传干事。提起三脚架,扛上摄像机,正是这每天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2012年7月的那场特大暴雨,想必不少人至今记忆尤新。那时节,河水暴涨、农田被淹,老旧房屋进水,大面积停电更是时有发生。

7月29日,天津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为了第一时间报道灾情,他跟随抢险队员奔赴一线。没想到刚到双口二村村口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一阵狂风袭来,刮跑了摄像机防水袋。他连忙脱下雨衣,把摄像机紧紧裹在怀里,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是全镇唯一一台摄像机,价值几万元,宁可自己淋着了,也绝不能让它进水。”而正当这时,一位村民大爷走到他身边把自己的雨衣披在了他的身上。“你们是来抢险救灾的吧,来的太及时了,我的几户邻居家都停电了,你们赶紧跟他来。”在这位村民大爷的指引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抢修任务。而那风雨中蹒跚的背影也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后来得知,这位大爷姓张,是双口二村的一名普通农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后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又一次把他们心紧紧连在了一起。那是2013年的7月份,双口镇的桃子迎来大丰收,然而5天的采收期内接连下了3天大雨,眼看熟透的桃子没法装框,这让经销商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一时间,退订的消息像雪片一样飞来。而张大爷家的6万斤桃子眼瞅着就要烂在地里。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他和几个青年干部组成了帮扶小组,通过微博的形式把张大爷的遭遇发了到了网上,没想到,一上午的时间里就吸引了上百条关注。为了继续扩大影响力,他们又及时联系了《北辰之声》、《城市快报》等多家媒体。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不少网友专乘来到双口采摘。3天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赢得了这场“和时间赛跑”的胜利。而能为百姓踏踏实实做点事情,他们心里是满满的幸福感。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转眼到了2014年9月,霍云龙从双口镇来到了区委宣传部。那时,正值天穆镇城中村改造工作如火如荼。中秋节那天,还在河北老家休假的他接到二建大楼的拆迁任务。白天带着群众看房源,晚上聚在一起捋经验。在严把政策刚性的同时,积极为拆迁户争取合法利益。正是这耐心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居民的广泛信任,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就为最后57户居民全部办理了搬迁手续。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正是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让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同在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坐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真情。入职宣传部两年来,700多个日日夜夜。累计推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新闻稿件2000余篇,切实做到新闻宣传与全区重点工作同频共振。积极妥善处理各类负面舆情20多次,为北辰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保驾护航。

[我为北部新区做贡献]霍云龙——筑牢干群鱼水情

如今,北辰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为广大青年干部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欣逢盛事,躬身期间,霍云龙说:“他将继续坚守阵地,力争为北部新区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