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作者: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5日讯(记者 胡泰然) 11月3日至4日,菏泽市水务局焣焦城乡供水一体化、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河长制湖长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雨污分流改造等工作,集中开展了现场采访活动。

菏泽牡丹区:向水资源“短缺、脆弱、威胁”三大水安全问题亮剑

“这个加压站是今年春天开始动工建设,从7月份正式使用,服务附近的10个行政村,1100户人家;这里一共两个泵,单个配备75kw功率电机,每小时300m³,从这里加压输出至千家万户的的净化水,可以直接饮用。”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菏泽牡丹区胡集加压站站长陈庆海向记者介绍了加压站的基本情况,以及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具体情况。由几间监控水情、日常办公所用的平房和一个地下加压泵区组成的加压站内干净整洁,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开展工作。

牡丹区水务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张银明告诉记者:“牡丹区2020年度国家地下室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完善了地下水监测网络,体制家长逐步落实,工程运行正常,深层地下水下降趋势得到了控制,达到了年度超采治理效果,项目目标基本实现。”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牡丹区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总投资1.84亿元。工程涉及包括刘庄引黄灌区在内的8个镇、街道办事处,设计灌溉面积42.2万亩;工程2020年9月底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底主体完工,2021年6月底建成信息系统及配套网络。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牡丹区刘庄引黄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永明说:“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实施以来,提高了灌区抗旱、供水和排涝能力,做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改变了交通现状,方便了群众出行,达到了计量用水到乡镇的目的,为下一步计量到田间地头创造了条件,推动了灌区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灌区的良性循环。”

在牡丹区怡海花园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现场有条不紊,秩序井然;雨污分流管道由雨水和污水两个排水管组成,管道宽度明显高于普通的管道标准,施工作业标准高、难度大,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各小区排水状况,消除黑臭水体。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牡丹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海生说:“为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牡丹区共计划完成改造267个单位和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今年计划完成107个,已完成100个,占今年总任务的94.5%,对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提升水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牡丹区水务局抢抓机遇、克难奋进,着力破解“水资源短缺、水生态脆弱、水灾害威胁”三大水安全问题,持续加大水务建设投入,稳步推进水务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菏泽鄄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水利建设再突破

“原来这是一片荒地,现在建设的多好,也有玩的地方了,还有亭子,还能钓鱼,我经常在这一片散步,环境非常好,一年比一年好。”菏泽鄄城县箕山镇枣树杨庄70多岁老人杨云秀激动地对记者说,箕山河变美了,日子更舒坦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鄄城县箕山镇东侯楼村村级河长、村支书毛凤格说:“我经常到河边走走、看看,观察是否有塌陷或者堆积垃圾,并第一时间处置。如果自己无法完成,就联系周边的志愿者一起处理,特殊情况将反映上级有关部门,一般情况下,有关部门会及时解决。”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近年来,箕山河开展美丽河道建设,“绿意袅袅”的护岸植被映衬在碧水蓝天之间,无人机俯瞰之下,景观亭阁、亲水平台、休闲广场、健身步道一应俱全,村民可垂钓、散步、下棋,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助力高质量乡村振兴。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鄄城水库位于鄄城县彭楼镇北部的临濮沙河上,原为菏泽发电厂的专用水库,2016年开始通过引黄工程陆续向供应生活用水,占地面积4254亩,水面面积2490亩,总库容1113万立方米,年蒸发渗漏380万立方米,为中型水库。2015年,鄄城县政府与水发天源集团签订协议,正式托管鄄城水库。

在鄄城水库,记者实地参观了监控中心,并乘坐巡视车跟随巡查人员巡视水库,水库铁网密布,安全系数极高,并全程安装监控探头,确保监视360°无死角。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鄄城泓源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翔介绍:“鄄城水库每年从黄河引入实际入库4000余万方原水,供养了鄄城、巨野、牡丹区三个县区200余万人;我们加强大坝管理,通过与地方派出所联防联控,安装了全程摄像头,水库全封闭,巡逻人员定期巡查,确保水源地安全。目前,鄄城水库每年供水量持续递增,惠及区域广,业务覆盖量大,为菏泽市经济发展和地方人民生活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鄄城县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安勇表示:“鄄城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以民生水利、生态建设为重点,完成鄄城县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大大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下一步,鄄城将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为指导,为鄄城水利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2017年1月—2021年10月底,鄄城县铺开各类农田水利工程919处,新增灌溉面积1.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5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6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6.5万余人。

菏泽郓城:让水更清、岸更绿、河湖更美丽、群众更幸福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缴费,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方便多了。”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菏泽郓城县张营街道后彭庄村村民樊护奥告诉记者,原来缴纳水费要到县城,或者通过电脑。现在,直接在手机上就能缴费,水质也变好了,高效、省心又安全。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在后彭庄村,记者看到,新铺设的自来水管道即将投入使用,全部配备了智能阀门和终端系统,科技感十足;村庄内设置有文体、休闲、娱乐设施,并安装了全类别垃圾回收装置,八角亭台、文化广场、观光水景点缀其间;乡间道路整洁卫生,道旁绿草成茵,漫步其间仿佛置身景区,宜居指数加满“五颗星”。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后彭庄村负责人介绍:“水务管理系统不用插卡,居民用水消费信息直接传递至云端平台,手机缴费即时可生效;目前,42项常规、64项非常规水质指标全部合格,我们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保障群众饮用水质安全。”

郓城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三级调研员周国栋说:“郓城县水务局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全县每家每户饮水系统进行升级,让群众在家就能用上放心水,推广智能化水务工作,随时可以缴费,确保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黄河水。”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今年,郓城县对村级老旧管网进行提升并配套计量设施,实现了用水信息网上传输、水费网上缴费、水表远端控制,水务服务公司24小时受理用水户报修;加强水质检测,坚持由水厂自检、县疾病控制中心抽检的水质监测体系,便于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保障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周国栋表示:“下一步,郓城县水务局在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管网维护水平,加强水质检测,切实提高农村供水标准,推进智慧化水务进程,构建起全县‘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饮水安全格局,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菏泽把脉“生命之源”全面发力用心“守护”水资源

为加大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创建工作,郓城县紧紧围绕创建目标,集中打造了宋金河、南湖公园等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和风景区及湿地,有效调节了河流生态平衡,改善了水环境,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娱乐休闲的平台。

今年以来,菏泽市水务局狠抓水生态治理,各级河湖长完成巡河42.16万次;抓好城市供水管理,全市9座引黄闸累计引黄水量5.53亿立方米,为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提供了可靠的黄河水源保障。

菏泽市水务局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支撑和保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