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战场三种声音:锣声鼓声,还有一种最凶,罗成杨再兴皆死此声中

古战场上有三种声音,这三种声音是军中的信号,有锣声、有鼓声,还有一种最凶,许多猛将都死在此声中,其中包括罗成、杨再兴、孙坚、杨七郎等。这种声音是什么呢?咱们一样一样说。

古战场三种声音:锣声鼓声,还有一种最凶,罗成杨再兴皆死此声中

鼓声。即战鼓发出的声音,战鼓始于黄帝时代,相传是一种猛兽的皮所制,黄帝用鼓声催动军队,战败了蚩尤。战鼓从此流传下来,并规定,只要一击鼓,将士便冲锋。鼓声是进军的信号,“击鼓进军”、“鼓舞士气”,都是由鼓声而来。将士们听到鼓听,就像打了鸡血,一个个奋勇向前。所以,古代战场上厮杀时,一般都是鼓声大作,战马嘶鸣,作战双方都杀得起劲。

古战场三种声音:锣声鼓声,还有一种最凶,罗成杨再兴皆死此声中

锣声。即金属锣发出的声音,最早锣不叫锣,因是金属所制,所以叫“金”。锣声是退兵的信号,因军中有“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之说。古代打仗,将官先单挑,一将上阵,多将掠阵,压住阵脚。阵前两将对打,如果阵脚处不鸣金,两将不得下阵,就是打累了也得接着打。如果主将要害某将,就让某将一直打而不鸣金,某将必死在敌将之手。

古战场三种声音:锣声鼓声,还有一种最凶,罗成杨再兴皆死此声中

梆声。即梆子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是放箭的信号。古代弓箭是一种远射兵器,用了防御阵地和远攻。因为弓箭手一排排出很远,如果喊话发信号,远处的弓箭手听不见,梆子的声音传得很远,一敲梆子,弓箭手都能听得见,可以做到万箭齐发。梆子声在古战场三种声音中最厉害,梆声一响,箭如雨下,许多猛将都死在梆子声中,如隋唐演义中的罗成,说岳中的杨再兴,三国演义中的孙坚,杨家将中的杨七郎,还有许多被乱箭射死的猛将,也都是死在梆子声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