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世玉成德州市首位“90后”干细胞捐献者

作者:嘿回忆

德州新闻网讯

12月10日上午9点,在济南军区总院内,医务人员正在为一位90后捐献志愿者采集造血干细胞。5小时后,采集成功的造血干细胞将移植到陕西的一位白血病患者身上,这也是我市实现的第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这位志愿者叫张世玉,1991年出生,目前在城区经营着一家美发店,既是店员又是老板。此时,张世玉正在女朋友的陪伴下,一动不动地躺在采集床上,等待采集的结束。山东省红十字会和德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也到采集现场看望慰问,给他加油鼓励。

张世玉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自己就在父亲的影响下,加入我市的“献血大军”中。“2016年,我在一次献血过程中,血站的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了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宣传资料。”在得知将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中,可以拯救白血病患者后,他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者登记表,通过血样采集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员。

“今年9月,我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被告知我与一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时,我心存顾虑。”张世玉坦言,“我在家是独子,而且还没有结婚,总是担心捐献会影响身体健康。”后来,他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并了解了德州以往捐献的志愿者事迹后,便打消了这些疑虑,开始为捐献做准备。尽量争取不熬夜,晚上10点左右睡觉;戒烟、戒酒,吃饭也尽量吃得清淡,不吃油腻、辛辣;而且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

12月5日,在经过初次配型、高分辨配型、体检一系列检查后,张世玉决定暂时关停那间赖以为生的美发店,赶往济南军区总院救人。10日清晨,在接受最后一针动员剂注射后,开始了捐献。随着采集机器一圈圈转动,采集袋内的造血干细胞也一点点增多。上午11点,受捐方的医生赶到病房,并带来一封满含泪水的感谢信:“我们千里相隔,互不相识,但是您豁达的胸怀,乐于助人的爱心使我们全家感动万分,虽然我们各自天涯,但您的大爱无疆……”

看完这封感谢信后,一直陪伴在张世玉身边的女友已泪如雨下:“这几天陪他打动员剂,总觉得心中不忍,几次想让他放弃,但看着这封来自患者父亲写的信后,我们都觉得,这件事我们做得值。”

“虽然,目前我市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但张世玉是我市第一位‘90后’捐献者。”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作为个体经营者,张世玉放弃生意,选择大爱,“他的这种精神,正是市红十字会打造‘德州红,奉献美’的博爱精神,他用实际行动传递人间真情,用奉献托起生命之光。”(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锦瑶 通讯员 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