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塔山英雄吴克华,一生战功赫赫,死后骨灰撒在战友牺牲的地方

作者:历史控

我们今天的和平、发展与繁荣,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战争年代,他们英勇冲锋、浴血奋战,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小编给大家讲开国中将吴克华的故事。

塔山英雄吴克华,一生战功赫赫,死后骨灰撒在战友牺牲的地方

吴克华原名吴克家,1913年12月7日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曹溪区芳墩村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个穷苦孩子。14岁父亲就去世了。艰苦的环境让他早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到镇上的一家豆腐店做杂役,还当过皮匠店的学徒。由于过早品尝到生活的艰苦,让他对压迫和剥削具有更强烈的反抗精神。1928年,年仅16岁的吴克华,就在家乡参加了农民暴动,毅然走上反抗剥削的道路。一年后,他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塔山英雄吴克华,一生战功赫赫,死后骨灰撒在战友牺牲的地方

在红军中,吴克华为人机敏,作战勇敢,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历任红10军第一团连长、军部特务连连长、红7军团第20师第60团营长等职。参加过赣东北和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跟随大部队参加了长征。长征时期,吴克华历任红5军团第13师第35团团长、红5军团直属39团参谋长等职。吴克华是一个谨慎细致、原则性很强的人,加之战斗中表现英勇,多次立功,因此晋升很快。1938年11月,年仅26岁的吴克华就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副司令员、第5旅旅长。

抗战胜利后,吴克华根据指示,率部队横渡渤海,急行军赶往东北。吴克华克服重重困难,于1945年10月到达辽东半岛营口地区。率先在东北开展工作,有利打开了解放军在东北的局面。

塔山英雄吴克华,一生战功赫赫,死后骨灰撒在战友牺牲的地方

解放战争期间,吴克华参与指挥的最被后人称道的一次战役,当属塔山阻击战。

1946年1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组建成立,吴克华担任四纵队司令员。

1948年10月初,东北野战军主力合围锦州国民党守军队。心急如焚的蒋介石派出了西进兵团和东进兵团两支部队,企图从东西两侧解锦州之围。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的塔山成为国军与解放军争夺的焦点。吴克华率领的第四纵队接到命令,死守塔山。吴克华在塔山精心准备,以精兵坚守,组织严密火网,阻击国军的进攻。

塔山英雄吴克华,一生战功赫赫,死后骨灰撒在战友牺牲的地方

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打响,国军集中炮火,对第四纵队坚守的塔山阵地进行猛烈轰炸。雨点般的炮弹几乎摧毁了第四纵队修好的防御工事。轰炸过后,国军如潮水般涌来。吴克华指挥全体战士集中优势兵力阻击国军的进攻。国军对塔山阵地志在必得,吴克华率部队死守不退。双方在小小的塔山上展开了绞杀,每一寸阵地,双方都进行着反复争夺。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六天六夜。第四纵队在吴克华的率领下,以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坚强,顶住了国军的强大进攻,最终以击毙击伤国军7000余人的战果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为保障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作出重大贡献。

塔山英雄吴克华,一生战功赫赫,死后骨灰撒在战友牺牲的地方

1949年3月25日,吴克华率领参加塔山阻击战的 “塔山英雄团”和“塔山英雄守备团”接受了主席、朱老总的检阅。检阅结束后,吴克华又率领41军南下,参加了衡宝战役,攻克桂林,为全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

1950年9月,吴克华任第四野战军15兵团副司令员兼41军军长。指挥部队清缴了盘踞在南澳岛屿、潮汕、东江等地的国民党残部和土匪武装。

塔山英雄吴克华,一生战功赫赫,死后骨灰撒在战友牺牲的地方

后来,吴克华任铁道兵司令员,参与了青藏铁路的建设,又历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叶剑英曾说:“老吴,你五任司令员,堪称解放军之最呀!”

1987年2月13日,吴克华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74岁。由于塔山阻击战是吴克华一生的骄傲,也因为塔山阻击战的惨烈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临终前,他立下遗嘱,要把骨灰撒在塔山之上。1988年8月1日,吴克华夫人张铭携子女,遵照吴克华的生前遗言,将吴克华的骨灰撒在锦州塔山之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