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作者:振武揚威

龙凤呈祥话凉州,《丹阳记》曰: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

王隐《晋书》曰: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及张氏之世居也,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东城殖园果,命曰讲武场,北城殖园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门。大缮官殿观阁,采绮妆饰,拟中夏也。其水侧城北流,注马城河。河水又东北,清涧水入焉,俗亦谓之为五涧水也。水出姑臧城东,而西北流注马城河。河水又与长泉水合,水出姑臧东揟次县,王莽之播德也。西北历黄沙阜,而东北流注马城河,又东北径宣成县故城南,又东北径平泽、晏然二亭东,又东北径武威县故城东。汉武帝太初四年,匈奴浑邪玉杀休屠王,以其众置武威县,武威郡治。王莽更名张掖。《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南山,北至武威入海。届此水流两分,一水北入休屠泽,俗谓之为西海;一水又东径百五十里入猪野,世谓之东海。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云鸟一名凤凰又名太平鸟

太平鸟 ——明 王鏊

有鸟有鸟名太平,太平时节方来鸣。

当今天子神且圣,怪尔日夕无停声。

人言此鸟亦如凤,不向梧桐爱萋菶。

上林何树可相依,万年枝上春风动。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古城凉州北城门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李白笔下的武威少年将军:

赠郭将军 唐 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杨炯的家国情怀:

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李泽厚说,“当时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在初唐东征西讨、大破突厥、战败吐番、招安回纥的天可汗(太宗)时代里,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社会氛围中。”杨炯这两句诗,是当时士人阶层的最强音,有着时代的特色。同样的气概,杨炯在其他诗里也有所反映。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出塞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龙城,应当单指匈奴供奉祭天金人的凉州卧龙城,凉州有匈奴休屠王城。

陆游的梦凉州: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

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宋 陆游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

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

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

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

驾前六军错锦锈,秋风鼓角声满天。

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

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

天宝年间安禄山攻陷了洛阳长安,北庭安西都被敌人侵占。五百年来土地丧失无人过问,今日里圣明的皇上亲自征战。百万猛士跟随皇帝的车驾前进,用不着传下檄文故土纷纷归顺。遥远的边塞筑起城墙划入版图,行宫里排列仪仗宣读大赦的诏文。极目远望都是宋朝的河山,发布文书开始用淳熙纪年。庆功大典的将士穿着彩色的战袍,秋风里军乐奏起鼓角震天。苜蓿峰前都是哨亭堡垒,交河上的烽火报告着平安。高楼上满是凉州的少女,连梳头的样式也学着京都的打扮。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繁华富庶的大郡凉州

边思 唐 李益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腰间垂坠着锦带佩戴着吴地弯刀,曾经参加过防卫敌军、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

不要嘲笑关西的将家子弟,只将那满腔思念倾注在《凉州曲》中。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龙凤呈祥话凉州——凉州卧龙城,又云鸟城,亦名多翅城

太平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