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奥运冠军:跳水天才——孙淑伟

作者:今文娱
中国奥运冠军:跳水天才——孙淑伟
中国奥运冠军:跳水天才——孙淑伟

有人说,世界上的跳水天才只有三个——美国人洛加尼斯、俄罗斯人萨乌丁和中国人孙淑伟。孙淑伟13岁获得全国冠军,14岁获得亚洲冠军,15岁获得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是一名专业运动员辉煌的顶点,到达这个顶点时,他只有16岁。

年少成名

16岁夺奥运冠军

1992年,16岁的孙淑伟身高1.42米,体重35公斤。孙淑伟说,巴塞罗那奥运会他主要的对手是萨乌丁,其实,队友熊倪才是他真正的对手,当年熊倪18岁,比孙淑伟年长两岁。熊倪和孙淑伟在男子10米跳台预赛中分列第一和第二名,决赛前的晚上,又是朋友又是对手的两个人,睡在一间房子里,两人都翻来覆去睡不着。

决赛时,熊倪发挥不够理想,名次一度退到第7位。孙淑伟最后一跳选择的动作是反身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4,是当时世界跳台跳水最高难的动作。当16岁的孙淑伟从高台上反身跃下时,人们的视线甚至跟不上他眼花缭乱的动作。

这近乎完美的一跳,让四名裁判不约而同地亮出了10分,按照跳水比赛的计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10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0分,剩下5位裁判的分数相加除以5,得出平均分,再乘以3,再乘上难度系数3.4,孙淑伟的最后一跳得分99.960分,这是迄今为止国际跳水界罕见的高分。

从休息室到设在跳水池边的领奖台很近,孙淑伟也要求自己走得完美。三名将要领奖的运动员中,只有孙淑伟穿着整整齐齐的领奖服。这个黝黑瘦弱的小孩,成为众人心目中的“黑马王子”,也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

中国奥运冠军:跳水天才——孙淑伟

突患眼疾

换种方式继续跳水事业

走下奥运冠军的领奖台时,16岁的孙淑伟开始憧憬下一届奥运会,但是,他再也没能出现在奥运赛场。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到来的时候,孙淑伟刚刚20岁,正是一名专业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但是伤病却将这位跳水天才挡在了奥运会的门槛外面。

1993年,孙淑伟在检查身体时左眼被查出“视网膜穿孔”,不得不做了视网膜的冷冻手术。1996年在奥运选拔赛前,在一次训练中因为右眼视网膜周边撕裂,孙淑伟再一次做了视网膜的冷冻手术。“休息了两个月才恢复训练,然后参加选拔赛。结果两场比赛总分加起来,我跳了第三。”按规定,只有前两名才能参加奥运会,跳第三的孙淑伟只能遗憾地看着队友出征。

孙淑伟说,如果不是眼睛受伤,当时他的状态其实是不错的。1995年在世界杯上拿冠军的时候,他赢了第二名选手50来分。对跳水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

2001年九运会后,孙淑伟选择退役,淡出人们的视线。几年之后当孙淑伟再次出现在一池碧水面前时,他已经成为一名跳水教练。提起做教练与做运动员的差别,孙淑伟觉得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做运动员时,想得比较简单,如何把动作跳好,就是目标。做教练考虑得就必须更多更细些,例如要思考如何把自己的设想贯穿到平时的训练中,如何让队员领会我的训练意图,如何帮助队员进一步提高动作发挥的水平。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当运动员时复杂多了。”

中国奥运冠军:跳水天才——孙淑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