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39年,斯大林父亲去世的第49个年头,西伯利亚的溯雪飞扬,淹没了整条通往莫斯科的铁道,此时此刻,即便是琐事堆积的斯大林也不愿回归北方严寒的怀抱,反而对索契的宜人风景流连忘返,也许就像流传在欧洲大陆的一句老话,没有那个东欧人不爱初春时的索契,更不会忘记索契那一片冰雪中的温泉。
1月17日,晌午刚过但太阳已经瞧不见了踪影,苏联和伊斯坦布尔的边境线上,忽然多出一排脚印,脚印只有一排,但背后发出的响动却不止一处,这是一只意大利出发的日本小队共有3人,他们尽可能的压低身子,附身行走在冻结的乔鲁河之上,后者踩在前者的脚印用全身的力气缩小留下的痕迹,尽管他们知道这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季,在这样一个冰冷的夜晚,没有几个哨兵愿意站在这里挨冻。

图、斯大林
然而就在这三人跨越边境线时,一枚照明弹突然落在脚边,迥异于漫漫雪色的白光撕裂夜晚的黑幕,将着三人通红的脸庞照的如同染上一抹血色,而就在为首者抬枪的瞬间,机枪的点射的声音已然响起,声音之后是撕破空气的子弹,以及被打的肢体破碎的日本精英小队......
一、樱花以谢
当留希科夫接到电文时,已是三天之后,那时的他已经回到了日本,手中的文件是沉重的虽然上面只有四个字——“樱花以谢”,但代表的却是计划失败,三人刺客小队全军覆没的消息。
计划究竟失败在哪里?负责策划行动的留希科夫想不明白,批准计划的日本情报部陆军军务课长影佐祯昭更身陷迷惑。
在影佐祯昭看来计划无疑是好的。甚至用天衣无缝的这四个字来解释都不为过,然而却偏偏却在最不可能出现以外的第一步就流产了,究竟是谁泄露了消息?是那些壮和熊一样的苏联叛徒高官?还是他们内部?
影佐祯昭至今还记得,那个曾经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远东地区部长留希科夫找到他时,那双仇恨的眼睛。他愿意接见这个叛徒是因为全日本都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和苏联必有一战。而这个叛徒也着实没有辜负他,马上透露出一条重要情报,苏联已经在远东地区集结了十几万的部队和1000多架战机,他们在等一个机会,意图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消耗大量精锐力量后,对日作战。
情报无疑是重要的,办公室中影佐祯昭看着留希科夫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他:“你想要什么?”
“我只想要斯大林死,只有能打倒斯大林,无论干什么我都可以妥协!”那一刻影佐祯昭看到的是一个被仇恨从骨子里点燃的人,如果不用仇人的鲜血浇灭他的怒火,他将会把自己变成灰烬。所以这是一个可用的人,也是一个好用的人,更是一个可以完成刺杀斯大林,搅乱苏联内部,让日本侵华不受他国阻拦的人。
二、谁是告密者?
办公室内,影佐祯昭和留希科夫再次坐到了一起,房间的陈设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但两人之间的无形隔阂却愈加深重了。
“你知道吗,整整死了三个,这些都是日本的精英,他们可以死于战场,可以死于疾病却不能死得不明不白,我先在想问你问题出在哪里!”影佐祯昭脱下帽子,质问的语气就向1月的东北,寒冷而有刺骨,像扎在留希科夫身上一样。
“计划,没有问题,时间我们选得很好,每过三年斯大林都会去为他父亲扫墓,祭奠,然后再去索契的别墅住上几天。
别墅是我建的,当时为了讨好他我在哪里特意留下温泉,而斯大林度假时每天下午2点到5点都会在温泉度过,那时他只会留下两位贴身警卫,同时其他地方的浴室也都会关闭,没有任何苏联人能靠近,除了服务人员和按摩师。
我记得我把整个别墅的结构图都画了出来,也说过温泉就是动手的地方,因为温泉使用的水的从浅河接过来的,晚上温泉下水道变浅,一个成年人通过河道潜入就完全不成问题,只躲过士兵的检查,下水道的尽头就是蓄水池,士兵可以通过蓄水池和厨房公用的垃圾通道进入厨房,再通过厨房进入锅炉房等候,到时只要挨到清晨两名锅炉工人上班时,将这两名工人杀死,换上锅炉工人的服装就有机会直接闯入斯大林的浴室,你知道的为了完成计划,我甚至在这里建了一个一抹一样的别墅,并训练了2个多月。”
“我不想听这个听了无数遍的计划,你知道他们是死在什么地方吗?他们死在了路上,死在苏联国境边上,他们是去送死的,但他们不是去白死的!”影佐祯昭愤怒地说道。
“我记得运送计划是从意大利出发,途径伊斯坦布尔最后去往博尔加,再从博尔加和苏联的边境线乔鲁河上潜伏至索契,计划正巧必过所有苏联常用的暗哨卡。”留希科夫沉重的回复。
“是的,你信誓旦旦的保证说,乔鲁河的周围没有苏联的哨兵,但是呢,他们不止有哨兵,哨兵还端着机枪,揣着燃烧弹。”言到此处,影佐祯昭突然冷静了下来,“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的计划很周密,但一定是暴露了,我也知道你不会为了坑害三个士兵的生命就把自己也害死,毕竟这毫无意义,我叫你过来第一是告诉你计划在哪里失败了,第二是想找到失败的原因。”
“我可以保证,我和我的手下没有问题,他们和我一样都是被赶走的丧家之犬,有的人甚至比我还要成恨斯大林,况且这些人一共也就双手之数,调查他们身份很简单。”
“没错,所以我只是问一下,你也知道工作所在,抱歉。”此时的影佐祯昭从沙发上站起身子,抬了抬手示意留希科夫离开。
图、留希科夫
送走人后,紧皱眉头的影佐祯昭没有立刻坐下,而是拿起手边的军刀不断把玩着,他知道留希科夫说的没错,这些野狗一样的苏联叛徒,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组织都愤恨斯大林,他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机会透露计划,那么计划暴露就只能是情报科内部了。
三、二刺斯大林
春天虽然已经造访很久了,但东三省的风依旧不算暖和,从影佐祯昭出来的留希科夫紧了紧自己的领口,刺杀斯大林的计划在开始时就被扼杀,而他却无能为力,他恨恨的踢了一脚脚下的石头,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在所剩无几的时间如何说服日本二次刺杀斯大林,让他陷入思维的困境,影佐祯昭已经不在相信他了,而他只能选择越过这个日本情报首脑,可这些日本人中谁又能相信他呢?苦闷的留希科夫看着阴沉的天空,突出一口白气,消散的白气像似遮挡回忆的迷雾,现在雾散了留希科夫再次看到自己妻子的脸皮。本该和他一起逃跑的妻子为了掩护她在国境线被捕,他能想象到,被捕后的妻子在酷刑中惨死的样子,刀子会一下一下刮掉那细嫩美丽的面庞,因为曾经的他也是这么拷打敌人。
砰,地面发出一声震颤,痛苦的留希科夫倒在了地上......
1939年2月,在仇恨中渡过数月的留希科夫越过了影佐祯昭找到日本特务机关长坂本中一、华中派遣军中国课课长武田毅雄并阐述自己的二次暗杀计划——鲜花计划,在莫斯科红场刺杀斯大林。
留希科夫:“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是斯大林是必然会上台检阅发言的,我们可以派选四名特工装扮成苏联军官,从波兰潜入俄国秘密进入莫斯科,把定时炸弹安放在列宁水晶棺前,时间设置在十点,因为那是斯大林登台检阅的时间,我希望这次行动由我亲自执行,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1939年3月10日,飞机的强烈风压再次袭击德国博柏林机场,飞机在落地以后缓缓走下两名日本军官,而他们正式武田毅雄和坂本中一,此行柏林他们只有两个目的,为刺杀斯大林争取德国帮助以及购买炸弹。
四、鲜花炸弹
当温暖的色调照在办公室的内,映出的却是三个人的影子,武田毅雄正站在德国党卫队队长、德国警察总监希姆莱的面前汇报计划:“我们希望能得到贵方的支持,帮助我们将特工送到苏联并提供刺杀装备。”
“但如果计划失败呢?你知道的我们并不想现在就同苏联开战。”希姆莱淡淡回答道。
“这点您可以放心,这次执行计划的人都是从苏联出来的叛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没有张嘴的机会。”看着武田毅雄信誓旦旦的样子,希姆莱点了点头嘱咐身边下属说:“带他们去实验场。”
试验场中,一名党委队员将一束鲜花放在中央,示意武田毅雄一行人远离,在一刻钟后场地中央的鲜花瞬间爆炸,一座山洞的洞顶直接塌陷。
图、希姆莱
实验员告诉武田毅雄:“一名党卫队员送来一束鲜花,来人介绍,这是德国最新研制的黑索金炸药,熔点为204.1摄氏度,压药密度1.77/立方厘米,爆炸速度达8600米/秒,是目前最好的高能炸药。由于它使用蜡、树脂、动物胶包裹在外表,具有一定的黏度,非常适合隐蔽在各种物体中。炸药就黏结在花蕊、花茎中,丝毫不引人注意。在操作时,它采取定时延时爆破法,规定时间一到,会立即起爆。
五、中苏的王牌间谍
4月16日,留希科夫带领的苏联叛军小队,离开了西欧大陆,伴随着一路灰尘和海潮来到立陶宛边同苏联之间的边境,就在踏过边境线的那一刻,留希科夫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他嗅到了故乡的味道,依旧是那么冰冷,像一个个细小的针刺入整个肺叶,当让留希科夫没想到的是这或许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品味故乡的空气,他们不知道从他们离开德国时,苏联就已经掌握到他们的动向。
4月28日,莫斯科的一家旅馆中浓烟高涨,浓烟中是出膛的子弹和倒下的身体,而那正是留希科夫小队所在的地方,日军二次刺杀斯大林计划失败了。
两次秘密行动计划全部失败,日本情报机关深知在他们的高层一定存在一个足以颠覆他们一切特工计划的人,没有人否认留希科夫提出的两次计划,毕竟计划的周密程度是肉眼可见的,而破坏这一切计划的人正是武田毅雄,这位日本间谍组织头目之一。
图、武田毅雄
结尾
武田毅雄的暴露是在战败之后,那时日本整理内部事物时才发现,自侵华以后所有和武田毅雄有关的特工计划全部以失败告终,但武田毅雄却又是日本特务部的创始人之一是日本公认的精英。
武田毅雄,原名王毅雄,1904年4月28日出生在中国辽宁,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1915年随父亲进入日本,父亲去世以后,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一名姓武田的日本医生家中并改名武田毅雄加入日本国籍。
1934年王毅雄被驻派到苏联使馆担任武官,而他的红色间谍之路由此开始,因为他结识了一个人,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中国人,林彪的唐兄林育英。王毅雄和林育英相识时中间差了7岁,30岁正当壮年的他从林育英手中看到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并对日本人在家乡造成的惨状愤怒至极。
1935年王毅雄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李立三找到武田毅雄,把他介绍给苏联情报部门首长谢苗·彼得罗维奇·乌里茨基将军。在当时苏日紧张的关系之下,乌里茨基希望王毅雄能成为中国、苏联合作打入日本军部高层的一枚钉子,希望他加入第三国际的红色特科。
此时的武田毅雄只想着尽快帮助家乡脱离日本的魔爪,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请求。再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武田毅雄与中西功组成“武田小组”,俄语称“捷列金”小组,武田毅雄自此有了代号——“影子”,中国特工之王至此正式诞生。
图、林育英
因为早年的经历,王毅雄的身份可以说没有一个日本会怀疑他,而他也在苏联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登上日本特务圈元老的宝座,并获取大量的情报。
1984年苏联政府授予王毅雄“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而退役的苏联情报官员伊万诺夫也曾称赞其为中国、苏联在亚洲唯一的谍报王牌。
参考来源:
1.2006年,俄罗斯的《绝密》杂志解密文章;
2.俄罗斯尤里·科列斯尼科夫回忆文章;
3.美国作家f.w.狄金、g.r.斯多利合作著作《佐尔格案件》。
4.中国作家张红霞《暗算,震惊世界的事件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