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宝山:公益诉讼保护"世界自然博物馆"

作者:保山市人民检察院

宝山市生物多样性独特而丰富,全市有高李公山国家级、小黑山省和北海湿地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65万亩。近年来,宝山市检察院积极践行"绿水绿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起诉功能,通过建立机制、办案等措施,助力宝山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保护被誉为高黎贡山的"世界自然博物馆"等自然保护区。

宝山:公益诉讼保护"世界自然博物馆"

市检察机关结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北海湿地等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情况,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和目标,明确了以高黎贡山生物圈为核心开展办案力的方式, 以龙阳、滕冲、龙岭为轴心。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推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的起诉。

市检察院与当地生态环境、林草、高黎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协作领导小组,在信息共享、线索转移、工作合作等方面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保护合作机制,同时,市级检察院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青花海国家湿地公园成立巡回巡检处,共同建设保护基地,促进合作正常化。

市检察机关加强与生态环境、林草、农乡、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拓宽线索收集渠道,努力惩治犯罪、修复生态,纠正违法和源头治理,维护公益事业,促进发展监督,重点关注侵害生物多样性、损害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 加大办案力度,提升公益诉讼生态保护成效。

充分发挥民事公益诉讼的检察职能,对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行为追究侵权责任,承担修复受损生态的费用。2017年以来,共办理非法开采、非法占用林地等破坏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2起,向被告追偿生态修复费用84万元;处理21起涉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侵权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充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监督职能,助力行政机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陆生水产动物资源保护、水资源环境保护、野生动物释放疫情监测控制等突出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了26项检察建议。

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有三种濒危脆弱鱼类:角鱼、喷壶唇鱼、长丝黑鲱鱼,怒江龙岭段是这三种鱼类的重要栖息地。此外,在龙岭段盆地生存的其他鱼类,如云印鳗鱼、巨型蜻蜓、后鳍、半刺鱼、鲤鱼、云南蛞蝓等鱼类也受到威胁。针对流域过度捕捞、森林植被破坏、外来入侵物种等问题,检察院已向怒江沿岸有关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检察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纠正影响水生生物繁殖的行为。

此外,市检察院还确立了合作共赢的工作理念,与多个部门合作,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效应。宝山市检察院在青花海国家湿地公园联合开展"湿地保护日"宣传工作,与市林草局、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西部自然保护区绿色发展高峰论坛"。龙阳、滕冲、龙岭等检察机关多次参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并多次访问保护区管理局管辖的管理站。对高黎贡山、小黑山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实地调研,倾听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生物多样性协作与合作。同时,坚持依法原则,积极审慎、妥善开展工作,尊重行政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中的主要作用,支持监督,努力形成共同努力,切实提高起诉前起诉建议的质量和相关性,切实把检察建议与诉讼联系起来, 检察监督推进行政机关自我纠正,共同推动解决公益损害问题,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效能。(王文德 王寅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