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RESTful API 设计指南

作者:阮一峰

网络应用程序,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当前的发展趋势,就是前端设备层出不穷(手机、平板、桌面电脑、其他专用设备……)。

因此,必须有一种统一的机制,方便不同的前端设备与后端进行通信。这导致api构架的流行,甚至出现“api first”的设计思想。restful api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套互联网应用程序的api设计理论。我以前写过一篇《理解restful架构》,探讨如何理解这个概念。

今天,我将介绍restful api的设计细节,探讨如何设计一套合理、好用的api。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这篇《principles of good restful api design》。

RESTful API 设计指南

api与用户的通信协议,总是使用https协议。

应该尽量将api部署在专用域名之下。

</blockquote>

如果确定api很简单,不会有进一步扩展,可以考虑放在主域名下。

应该将api的版本号放入url。

另一种做法是,将版本号放在http头信息中,但不如放入url方便和直观。

路径又称”终点”(endpoint),表示api的具体网址。

在restful架构中,每个网址代表一种资源(resource),所以网址中不能有动词,只能有名词,而且所用的名词往往与数据库的表格名对应。一般来说,数据库中的表都是同种记录的”集合”(collection),所以api中的名词也应该使用复数。

举例来说,有一个api提供动物园(zoo)的信息,还包括各种动物和雇员的信息,则它的路径应该设计成下面这样。

https://api.example.com/v1/zoos https://api.example.com/v1/animals https://api.example.com/v1/employees

对于资源的具体操作类型,由http动词表示。

常用的http动词有下面五个(括号里是对应的sql命令)。

get(select):从服务器取出资源(一项或多项)。 post(create):在服务器新建一个资源。 put(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改变后的完整资源)。 patch(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改变的属性)。 delete(delete):从服务器删除资源。

还有两个不常用的http动词。

head:获取资源的元数据。 options:获取信息,关于资源的哪些属性是客户端可以改变的。

下面是一些例子。

get /zoos:列出所有动物园 post /zoos:新建一个动物园 get /zoos/id:获取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 put /zoos/id:更新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提供该动物园的全部信息) patch /zoos/id:更新某个指定动物园的信息(提供该动物园的部分信息) delete /zoos/id:删除某个动物园 get /zoos/id/animals:列出某个指定动物园的所有动物 delete /zoos/id/animals/id:删除某个指定动物园的指定动物

如果记录数量很多,服务器不可能都将它们返回给用户。api应该提供参数,过滤返回结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参数。

?limit=10:指定返回记录的数量 ?offset=10:指定返回记录的开始位置。 ?sortby=name&amp;order=asc:指定返回结果按照哪个属性排序,以及排序顺序。 ?animal_type_id=1:指定筛选条件

参数的设计允许存在冗余,即允许api路径和url参数偶尔有重复。比如,get /zoo/id/animals 与 get /animals?zoo_id=id 的含义是相同的。

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状态码和提示信息,常见的有以下一些(方括号中是该状态码对应的http动词)。

200 ok – [get]:服务器成功返回用户请求的数据,该操作是幂等的(idempotent)。 201 created – [post/put/patch]:用户新建或修改数据成功。 204 no content – [delete]:用户删除数据成功。 400 invalid request – [post/put/patch]:用户发出的请求有错误,服务器没有进行新建或修改数据的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404 not found – [*]:用户发出的请求针对的是不存在的记录,服务器没有进行操作,该操作是幂等的。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发生错误,用户将无法判断发出的请求是否成功。

状态码的完全列表参见这里。

如果状态码是4xx,就应该向用户返回出错信息。一般来说,返回的信息中将error作为键名,出错信息作为键值即可。

针对不同操作,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的结果应该符合以下规范。

get /collection:返回资源对象的列表(数组) ge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单个资源对象 post /collection:返回新生成的资源对象 put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patch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完整的资源对象 delete /collection/resource:返回一个空文档

restful api最好做到hypermedia,即返回结果中提供链接,连向其他api方法,使得用户不查文档,也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比如,当用户向api.example.com的根目录发出请求,会得到这样一个文档。

上面代码表示,文档中有一个link属性,用户读取这个属性就知道下一步该调用什么api了。rel表示这个api与当前网址的关系(collection关系,并给出该collection的网址),href表示api的路径,title表示api的标题,type表示返回类型。

hypermedia api的设计被称为hateoas。github的api就是这种设计,访问api.github.com会得到一个所有可用api的网址列表。

从上面可以看到,如果想获取当前用户的信息,应该去访问api.github.com/user,然后就得到了下面结果。

上面代码表示,服务器给出了提示信息,以及文档的网址。

(1)api的身份认证应该使用oauth 2.0框架。

(2)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格式,应该尽量使用json,避免使用xml。

(完)

源自阮一峰个人博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