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记者获悉,该公园会同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学者发现稀有寄生蜂新物种。该研究最近发表在《膜鳍眼研究杂志》上。据介绍,这一发现增加了两种新的中国寄生蜂昆虫:巨型点寄生蜂和黑带寄生蜂。其中,巨型圆点送精蜂标本取自华南植物园和广东云凯山。

寄生细蜂分支属于膜翅膜翅目锤角细蜂总科,只包含1属,寄生细蜂属于伊斯玛鲁斯,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寄生虫蜂,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只有50多种,中国已知的不到10种。这些寄生蜂实际上是亲生蜂,它们是寄生虫半翅半翅目昆虫(例如叶,蜡和角蛞蝓)的幼虫,因此是中国命名的寄生蜂。
据报道,研究表明,寄生蜂更喜欢温暖地区的高海拔林地和较冷地区的低海拔林地。研究发现,巨型寄生虫蜜蜂的新物种属于温暖的低海拔地区。这表明寄生蜜蜂可以适应比以前想象的更大范围的栖息地。
蜜蜂是生虫的重要害虫,叶蜂在农业和林业中,在生物防治叶雁方面已经使用,而寄生蜂是重度寄生蜂,会降低蜜蜂对叶蜂的防治作用,了解寄生蜂对环境和气候的适应范围,可以帮助人们在利用蜜蜂作为生物防治剂来研究寄生虫的负面影响。
虽然寄生蜂是蜜蜂的天敌,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害虫,但对其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应该包含更稳定的所有营养水平的物种。作为蜜蜂的天敌,它们的存在意味着华南植物园养蜂的种类和种群相对较大,在害虫的自然防治中起着作用。因此,寄生蜜蜂可以用作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环境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罗世孝一直在监测包括华南植物园在内的热带亚热带传粉媒介的多样性,并在华南植物园发现了10多种蜜蜂。单个蜜蜂物种具有高寄生率的绿叶蜜蜂,并在绿叶害虫的自然控制中发挥作用。
"连续监测数据显示,华南植物园不仅为植物搬迁保护提供了场所,也促进了昆虫物种多样性的繁殖。"罗世孝说。
来源:中国科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