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作者:国风归处

说到刘禅,我们大家都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刘禅是一位软弱无能、荒淫无度,并且宠幸奸臣,最后致使蜀国灭亡的一位失败君主。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形象是《三国演义》之中塑造出来的,但是不了解刘婵的人在脑海之中只存在着一个不太好的“阿斗”形象,但历史却并不是这样。我们大多数人都误解了刘禅,实际上他是一位被中国历史所扭曲的大气、爱民的君主。为何说刘禅是个大气爱民的君主呢?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大气君主刘禅

蜀国从刘备在位算起,直至蜀国灭亡,总共存活了43年。其中刘备只在位两年,刘禅在位41年。在刘备去世之后,朝政大权一直都由诸葛亮一人把持着。诸葛亮把持朝政期间,一直想要光复汉室,完成刘备的遗愿,因此努力地南征北伐。但是直到诸葛亮去世,他都没能完成先主的遗愿。对于诸葛亮一人独揽大权这件事情,刘禅并非没有意见,但是他却忍住了自己的不满,而是以大度的胸怀,将心中的不满藏于心底。在那一个君臣关系如此紧张的年代,诸葛亮一个大臣把握着政权,对于在任君主来说是大忌,而刘禅却能以大局为重,将政权暂时交予诸葛亮把握,自己退居二线,其胸怀是何等大气。反观槽曹氏政权内部,是互相厮杀、牵制的局面,蜀国内部的关系则是相对平衡且较为融洽的。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游戏中的形象

对诸葛亮“事之如父”

古时候通常以18岁作为成人的标志,而幼主亲政,也常从18岁开始,一般来说,刘禅成人后应当可以亲自主持政事。然而在公元223-234年,事无巨细各项权力均由诸葛亮独揽,这已经是代政而不再是辅政了。君和臣之间的关系始终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君害怕臣的势力过大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更怕强大的臣子谋反。在帝制的时代中,很少有君主能够忍受臣代君执政的状况,但刘禅虽然心有不满,但并没有强烈地表现出来,而是以大局为重,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刘备在临终前曾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在诸葛亮执政期间,刘禅确实做到了“以父事之”,对诸葛亮的态度也像对待父亲那样亲切,并凡事谦让、始终如一。

诸葛亮独揽大权

诸葛亮曾为后主作《出师表》,在表中详细地叮嘱刘禅在做人做事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如“亲贤臣,远小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等。更提到了“若臣不幸,后事宜以付琬”,意思是说若诸葛亮有闪失,后续的政事应当交于蒋琬处理。《出师表》看似是对后主刘禅的耳提面命,实际上暗含深意,即诸葛亮仍在成都时,凡事皆由他决定,他离开后权力将交于蒋琬接替,另外,诸葛亮还将董允升为侍中,已经将一切事务都安排妥当。不知刘禅是不是读懂了这其中暗藏的深意,他曾经做了一些小试探。刘禅表示想要扩充后宫,兴旺后世,并和董允表达了这个想法,而董允的回应则出乎意料。董允竟然说,古者天子的后妃数都不超12名,您的后妃之数已经达到不需要再增加了。而我们都知道,历代后宫妃子的数量远超12人,董允只是在拒绝后主罢了。这一番话表明了董允的态度:凡事只听诸葛亮的。从那之后,后主渐渐意识到了事情的严峻性,古书记载“后主益严惮之”,说的便是当时刘禅的心理变化。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刘禅背黑锅

诸葛亮执政期间的“改年号”一事值得我们注意。陈寿曾在《三国志》中批评后主刘禅:“而章武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礼为违。”意思大致上是说,古代旧制中新君主继位之后,应当在次年才能开始使用新的年号,而章武三年时,刘禅继位之后则立即改了年号为建兴,这违反了古时的旧制度。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件事情并不应该怪罪刘禅,当时的诸葛亮设立了丞相府来处理大小事务,所有事宜皆由他主理,可以推测的是改年号的决定大概率也是诸葛亮拍板的,并不是刘禅要更改年号,所以这黑锅是刘禅替诸葛亮背了。

“胡氏”风流事件

“胡氏”风流一事也值得我们讨论。据《三国志》记载,建兴十二年,刘琰之妻胡氏与后主刘禅有私情,事件最后以刘琰被后主杀掉而告终。我们知道在建兴十二年时,后主刘禅实际上没有半分的实权,宫中之事由诸葛亮处理,在这个时候,刘禅不可能将一位朝廷重臣随意处置杀害。并且当时刘禅的行动还受到诸葛亮的下臣董允等人的秘密监督,不可能不清楚他和胡氏的真正关系,不管刘禅和胡氏是否有私情,事情都在诸葛亮的掌控之下。结合当时刘琰的情况,此人在生活上极尽享乐,导致官场风气受到影响,并且还与魏延关系不和,出言虚假荒诞,诸葛亮主导的这次胡氏风流事件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将刘琰处理掉了,整顿了官场风气,又让刘禅的风评渐渐负面化,后主被人们说成荒淫、无能的君主。这下,刘禅又为诸葛亮背了一个大黑锅!而尽管如此,刘禅为了维持诸葛亮的形象,并没有出面解释,也没有责怪诸葛亮,他的大气胸怀在这几件事上凸显得淋漓尽致。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刘备

为诸葛亮立庙

诸葛亮在世时,刘禅对他包容至极,从未对外表达过自己的不满情绪,诸葛亮死后,刘禅难掩伤心之情,毕竟是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当诸葛亮的死讯传到成都,刘禅没有惊慌失措,保持了该有的冷静,他先下令城内实行宵禁,当诸葛亮的灵位运回时,他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几十里响应,之后又素服悼念三日。为诸葛亮立庙一事,刘禅拖了非常之久,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刘禅对诸葛亮还是有意见的。当有人提出要给诸葛亮立庙,后主刘禅“不从”,主要原因是,按照传统礼制,丞相死后不得建庙。后主不同意给诸葛亮立庙这件事,让有的大臣以为刘禅对诸葛亮意见非常大,于是便上书:“今亮陨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刘禅最后将这名大臣诛杀了,众人这才知道他并没有要以此事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但是后主刘禅把为诸葛亮建立宗庙这件事情拖了许久时间,可以看得出来他也并不是对诸葛亮没有任何怨言。从许许多多细节上仍然能够感觉到,虽然刘禅对诸葛亮较为尊重和包容,但是作为一个君主不免对独揽大权的大臣有不满之感,笔者认为这是人的正常情绪。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刘禅和诸葛亮

除了对诸葛亮包容宽怀,对于上疏谏君的大臣,后主刘禅也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刘禅是位年轻君主,出门观景也是历练的一部分,有一次他到都江堰参加每年一度的放水仪式,却被部分大臣误以为是游山玩水、不理朝政。于是有人上疏劝谏刘禅减少乐宫、俭省后宫的建造开支等,对此,刘禅多多少少有些不高兴,便将这位大臣免去太子家令官职,将其调任到其他地方,却仍侍奉太子。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期的袁绍,或者后主父亲刘备等人对待谏臣和意见不合的大臣时的态度,便会知道刘禅的态度实际上已经非常温和,处理事情也是很有度量的。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刘禅与群臣

爱民后主刘禅

后主刘禅的大气、宽厚主要表现在对诸葛亮一人执政的态度上,对待其他人虽然不至于没有脾气,但总体来说仍然可以说得上不大气,为保持大局也不会对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实际上,除了大气、有肚量之外,后主刘禅还比较爱惜百姓,这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看得出来。在那个君王说了算的时代,多数帝王利用自己的权力大兴土木、劳役百姓,只为自己独享奢靡生活,对于普通人如何不甚在意。后主刘禅虽然说不上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有大成绩的君主,可至少称得上是仁德爱民之君。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优待土著

刘备等人占领蜀地,蜀地土著人应当是有一些意见的,后主刘禅对待当地土著百姓的态度也与父亲刘备和诸葛亮不太一样。刘禅在延熙元年时,任命土著学者僬周为太子仆,后来又任命他为太子家令,这可以看得出来刘禅对蜀地土著人的防备没有那么强。另外,刘禅从来不大兴土木劳役百姓,记得上文提及有大臣上疏劝谏刘禅减少修建后宫的开支,这件事情的开端是当时诸葛亮死后几年,刘禅得到一些权力后便欲将后宫十二妃的建筑增修,却遭到劝谏。虽然最后刘禅不满大臣的谏言,却也只是削弱他的官职,也并没有再继续增设后宫。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是别的君王要修建后宫建筑而遭到反对,一定会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影响,甚至于要杀鸡儆猴,让别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后宫自己有绝对的权力管理和修建。通过对比会发现,后主刘禅的的确确算是个“另类”君主。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当国家面临关键抉择时,在江山和百姓之间只能选择一个,后主刘禅选择了百姓。当大敌在前,兵临城下之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撤退到后方防御敌人,二是投降。该如何选择呢?众大臣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后主刘禅选择了投降。笔者也认为,刘禅选择投降更多的是从保护百姓、避免战乱的角度出发,如果撤退后方,敌方必然会打持久战,百姓的生活将会变得一团乱,死伤更加不可避免,刘禅宁愿自己的名誉受损,也不希望蜀地变成战乱之地。刘禅投降的决定让很多人费解和不支持,刘禅的一个儿子誓死也不愿意投降敌军,强烈反对投降,可刘禅仍然不为所动,最后这个儿子带着家眷一起在祖坟旁自杀了。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其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这个词语千古流传,刘禅因此也被嘲笑万年。刘禅投降后,一直掩盖着自己的伤国之情,当别人邀请故国大臣和他一起听蜀国旧时宫乐,有人问他想不想念蜀国,他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这就是“乐不思蜀”成语的由来。然而,刘禅真的不思念故国吗?他此举只不过是为了保全留下来的蜀国大臣,例如李密就被敌国所留用继续担任官职。如果他像是后来的李煜那样整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地悲伤愁念,一定不会得善终,故国大臣也将被忌惮。写到这里,我们不禁有些惆怅,原来大智若愚,不过如此。为了保全旧国官员和百姓,后主刘禅不惜以自己的名声为代价,忍受着别人的嘲笑和讽刺,更没有在乎这将被后世所误会,也没有出面解释任何。由于历史局限性,很少人能了解到真实的刘禅,他其实并没有别人以为的那样愚蠢,也没有对国家毫不关心,而是默默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大智若愚的君主:刘禅

在我们读的文学史料中,甚至一些历史性的资料,许多记载的都是刘禅负面的评价,以及一些被历史迷雾掩盖后的事迹,例如一些本来是诸葛亮决定的事情,被人们转移到了刘禅的身上。在那个成王败寇的时代,刘禅这样一个宽厚、大气又爱民的君主,被众人视为“扶不起的阿斗”,被当作软弱无能的嘲讽对象。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所谓软弱无能只是刘禅为了保全百姓、顾全大局的退让罢了,而“扶不起的阿斗”也只是后人强加给他的嘲讽罢了。

每提到后主刘禅,人们都是叹气,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似乎就没有对他正面积极的评价,这都是历史把他的形象扭曲了,让世人没有能够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刘禅,后主刘禅并没有成为当时的人所要求的那种君主,失败的君主注定要被嘲笑和被世人鄙视,人们向来只尊崇成功和强大的人。而从帝品方面来看,刘禅是一位被历史所扭曲了的,拥有大智若愚才智和大气度量的仁德之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