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作者:洁雪959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回我的母校任教,和我碰班的班主任是我的初中同学,也是我的初恋,一年多后,他成了我的老公。

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我们结婚后,住在学校分配的三间教工房里,一间小卧室,两间集客厅、书房、厨房、办公室为一体的“综合室”,门外搭一凉棚。天开始热的时候,我们便把火炉搬到凉棚下做饭。屋檐下紧靠窗台的空地,老公用砖块砌成三个方方正正的池子,一个放引火柴,一个放煤块,一个放碳粒。老公把引火柴劈成3、4寸长的小段,煤块和碳疙瘩捣成拳头或核桃大小,全部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池子里。我们就在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三间公房的屋内门外,教书育人,生儿养女,度过了简单却充实、艰苦却温馨的十几年时光。

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门前的两小块菜地和房后的一大片庄稼地。

我们住的这一排全是教工宿舍,距前排教室大概有七、八十米远,于是,老师们便利用课余、休息时间把门前的空地开辟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

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春天到来的时候,大家便开始耕耘,翻土、分畦、扎篱笆、买种子、育菜苗……农家出身的年轻人,做这些活计可谓轻车熟路,但有时或因客观因素或因经验不足,不是种子下早被冻坏上不来,就是青苗没在适宜时期打药被虫子咬了,这个时候,大家就在一起总结教训探讨经验。因为投入的智力和心力不同,一样的菜地效果也截然不同。有的笑容盎然长势喜人,有的愁眉不展中途波折,于是,羡慕的,笑话的,骄傲的,叹气的,各种情绪便在菜地里轮番演绎。之后,最好的果实便成了大家瓜分的对象,不分你我,无论谁家,哪样成熟就主攻那样,渴了饿了,受不住诱惑了,随便进菜地里,那顺长长带刺的黄瓜,圆溜溜亮的耀眼的西红柿,随手一摘,顺手一擦,咬得脆响,吸溜得酣畅,那可真叫一个爽啊!

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院子里有井,就井汲水;角落里有厕,临厕施肥,养菜方便;出门三两步,摘菜更容易,就地取材,现吃现摘,新鲜,干净,绿色,健康。

那时候,一个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钱,要贴补父母,要养育孩子,还要应付各种人情事务,真的很紧张。这两块小小的菜地可是帮了大忙,救了大急,解了大困,不仅缓解了家庭经济困窘的情况,而且也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了无比的愉悦。

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校园的后院,也就是我们的房后有一大片荒地,也被老师们开发了出来,种上了玉米、豆角、土豆和红薯,新鲜的玉米棒和豆角吃不完,我们便把它们晒干,到冬天的时候磨玉米面、爆玉米花、吃干豆角,土豆和红薯储存起来,基本就够整个冬天享用了。

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在乡下教书十几年,真的很省钱,后来我们调到了县城,便没有了这样的优势。再后来,母校盖起了高高的教学楼,修建了宽宽的大操场,我们曾经生活工作过的痕迹荡然无存了,人非物亦不是,当年的菜地庄稼地,以及菜地里的欢声笑语、绿肥红瘦就成了一段最美好的回忆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