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作者:夏星辰

苏步青出生于“数学家之乡”温州,幼年时家境贫寒。

父母靠种地为生,但是他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宁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供孩子上学。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因为家境原因,再加上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苏步青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之重。

青少年时,苏步青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誓言,一心扑在学习上,二十年如一日。

17岁时,苏步青初中毕业,成绩十分优异,中学原校长洪先生表示愿意资助他到日本留学,苏步青自然是欣然接受。

他用了一个月时间学习日语,1920年2月便顺利通过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招生考试,成为该校电机系的一名学生。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学习,苏步青在数学方面的成果十分惊人,并有了“数学之王”的称号。他一边研究一边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苏步青先生是国内外数学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深受国内外同行和国际友人的崇敬和爱戴。

而且他一生低调,将所有精力用在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上,也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

除了在学业上的成就,苏步青的日本妻子松本米子也广受关注。但是他的妻子是第一批拥有中国国籍的日本人,与苏步青育有八个孩子,一生时间都在为丈夫和孩子们操劳。

苏步青也感恩妻子的付出,曾当众表示: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也许是受家乡学者的影响,苏步青的父母虽然目不识丁,却坚定地让儿子走上了学习之路。苏步青的数学之路并不是一开始就选好的,在他眼中,数学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

对数学的偏爱源于初三的一堂数学课,学校有位杨老师曾到日本留学,归来后从事教学工作。

他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便是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和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堂课让苏步青和同学们感到热血沸腾,也坚定了他学好数学的信念。

这堂课真正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态度,也让他对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当作座右铭。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除了完成每日学业,利用所有可能的时间做数学题成了他最大的乐趣。因初中时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毕业后苏步青得到资助到日本留学,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从工业学校毕业之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这所学校的数学系水准颇高。

苏步青很快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在帝国大学期间,他成绩年年第一名,是学校响当当的风云人物。

苏步青在大学期间,不仅学业优秀,也从事课题研究,如此优秀的学生自然备受关注。

他未来的妻子松本米子也是帝国大学的名人,父亲松本教授是苏步青的老师,自己也才貌双全,是许多男孩子心中的女神。

后来,二人在一次学校活动中相识,男才女貌,两人很快擦出了爱的火花。二人的相恋得到了许多人的祝福,也有一些人从中作梗,认为苏步青家世不好,又是中国人,配不上米子。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米子当然是不在乎的,但是苏步青自尊心极强,受不了那些人的敌意和闲言碎语。他为了帮米子摆脱纠缠,也让自己能安心学习,二人商议过后,决定尽快结婚。

虽然松本教授对苏步青喜爱有加,但是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他,终究还是舍不得的。

毕竟每个岳父都会觉得任何男子都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女儿,再加上两人国籍不同,怕女儿以后会受委屈。在米子的坚持和母亲的支持下,二人喜结连理。

婚后,米子为了照顾家庭,她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心甘情愿当起了苏步青背后的女人。不仅家庭幸福,苏步青在数学领域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东北大学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但是,与学长陈建功一起回杭州建设国内一流的数学系终究是他的第一考量,这让重情重义的苏步青陷入两难境地。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出于对米子的内疚,再加上松本一家对他的挽留,让他十分困扰。米子看出了丈夫的纠结,问明原因之后,她鼓励苏步青回到祖国。并表示,既然嫁给他,就会跟他一起热爱中国,而且永远不会离开他。

有了妻子的支持,苏步青便放心地打理好一切准备回杭州。由于条件并不成熟,他只能一人先回国,妻子和孩子留在了日本。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当时浙江大学的条件太差了,他连续四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只能靠哥哥的救助勉强维持生计。

成家养家,自己一个人苦点没有关系,为了照顾妻子养育孩子,他考虑回到妻子身边。

当时浙大校长邵裴子得知之后,连夜来到苏步青的住所挽留他。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苏步青也不会出此下策。

在邵裴子的挽留之下,他还是决定留在祖国。几天后,他收到邵裴子筹来的1200块大洋,等到暑假他立马将妻子女儿接到中国,从此一家人患难与共,携手走过多年。

小家小爱汇聚成家国大爱,苏步青明白家庭对他的意义,更深知国家需要他。妻子的深明大义不离不弃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身后无后顾之忧才能走得更远更快。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婚后,米子为了全身心照顾丈夫和孩子,将自己的爱好都束之高阁。到了中国,生活刚刚安定下来,日本就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将无数中国人置于水深火热之中,苏步青和米子当然也深受其害。

虽然身为日本人,米子对日本的这种行为也是深恶痛绝,当日本官员找到她想要拉拢时,总是言辞拒绝,并表明自己已经完全习惯了中国人的生活,吃惯了中国饭菜。

由于日本人的狂轰滥炸,浙大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为了保护师生安全,经过学校领导商议,准备搬迁。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苏步青一家自然是跟随学校一起搬迁,就在这时,他们得知松本教授病危,苏步青十分担心。

但是考虑到自己的政治立场,自己无法随米子一起到日本看望。米子考虑了一会儿,决定忍住悲伤,永远跟随自己的丈夫。

如果没有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米子不会无法探望病危的父亲,也不会时隔43年才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

新中国成立之后,苏家有了八个孩子,为了节省开支,米子从未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1953年,松本米子随第一批申请入籍中国的外国人一起,获准加入中国国籍,正式改名苏松本。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她无法回到家乡探望,但是日子过得十分安稳。

后来,因为过于操劳再加上年事已高,米子渐渐体力不支,苏步青考虑到妻子来到中国便未曾回到故乡,便安排时间随妻子回国探望。43年后重回故里让米子激动不已,从此她没有遗憾了。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1982年,长年劳累的米子病倒了,每日到医院探望妻子成了苏步青的重要行程,两人一起回忆过去,闲聊孩子们的现状,场面十分温馨。从前都是米子陪伴苏步青,现在换他陪伴米子。

在这段感情中,无疑米子是付出最多的那个人,但是她毫无怨言。相濡以沫,情比金坚,历经磨难的感情最令人动容。她付出一生却从未抱怨,临终前还安慰丈夫,要好好活下去。

妻子的去世也让苏步青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悲痛,他说:“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从此与他相伴地换成了妻子的照片,继续行走在教书育人和科研的人生之路上。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一个人的成就的取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果当初没有杨老师的解惑,苏步青就无法理解数学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洪校长的资助,苏步青也无法接触更先进的数学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妻子松本的贴心照料,他也无法将所有精力全部用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

苏步青先生为人低调,懂得感恩,也深知知识才能真正救国的道理,所以他才能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对于苏步青,大多数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数学界有“南苏北华”的说法,北华便是数学家华罗庚,这足以说明苏步青在数学界的重要性。

数学家苏步青:不夸张地说,我的学问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给的出身贫寒志向高远遇见爱情不忘家国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战争年代,妻子是日本人这件事给苏步青也带来一些困扰,但是松本的态度始终坚定,她嫁给中国人,会永远跟随自己的丈夫。即使在松本的父亲病危之时,也没有回家一趟。

其实,爱情无关国籍,他们历经磨难,彼此鼓励,相互陪伴了近60年。最好的爱情莫过于,所有心甘情愿都值得,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