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朝代,也是中国历时最长的朝代,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实施分封诸侯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齐、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子帝辛之子武庚于朝歌,又封叔鲜、叔度、叔处为“三监”,以监视武庚的行动,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周朝是奴隶社会集大成者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的开端。西周始于文王,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酆镐(宗周,今陕西西安),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终于幽王,共13帝40王,公元前770年,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东周时期又称为“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西周时期出现了分权国家,其社会等级制度与欧洲封建制度相对应,其中土地为贵族所有,受授予土地的国王有荣誉感,由农民劳作。西周就在被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 772-476 年)之前灭亡,该时期以当时的国家编年史(《春秋编年》)命名,并以其在音乐、诗歌和哲学方面的进步而闻名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学派的发展。
西周:
周武王——姬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50年—前1045年
周成王——姬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44年—前1008年
周康王——姬钊,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07年—前982年
周昭王——姬瑕,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81年—前963年
周穆王——姬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62年—前908年
周共王——姬繄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907年—前896年
周懿王——姬囏,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95年—前871年
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70年—前862年
周夷王——姬燮,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61年—约前854年
周厉王——姬胡,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53年—前841年
周宣王——姬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28年—前782年
周幽王——姬宫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81年—前771年
周携王——姬余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0年—前760年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宠爱褒姒,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幽王废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为外甥、女儿讨回公道,联合缯国与犬戎攻入镐京(今陕西西安)。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周幽王 褒姒
周幽王被杀后,申侯与缯侯与郑、卫、晋等诸侯大败犬戎,犬戎退走。郑、卫、晋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平王东迁,迁都洛阳并延续西周模式。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71年—前720年
周桓王——姬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20年—前697年
周庄王——姬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97年—前682年
周釐王——姬胡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82年—前677年
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7年—前675年
王子颓——姬颓,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4年—前673年
周惠王——姬阆,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3年—前652年
周襄王——姬郑,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52年—前619年
周顷王——姬壬臣,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9年—前613年
周匡王——姬班,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3年—前607年
周定王——姬瑜,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07年—前586年
周简王——姬夷,在位时间为公元586年—前572年
周灵王——姬泄心,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72年—前545年
周景王——姬贵,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45年—前520年
周悼王——姬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20年
周敬王——姬丐,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20年—前477年
周元王——姬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77年—前469年
周贞定王——姬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69年—前441年
周考王——姬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41年—前426年
周威烈王——姬午,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26年—前402年
周安王——姬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02年—前376年
周烈王——姬喜,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76年—前369年
周显王——姬扁,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9年—前321年
周慎靓王——姬定,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21年—前315年
周赧王——姬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15年—前256年
但随着帝王威信不断瓦解,导致声称周已失去天命。国王地位的低弱导致了被称为战国时期(公元前 481-221 年)的混乱时代,在此期间,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独立国家为了霸权而相互争斗,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周赧(nǎn)王听信楚孝烈王,以天子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因六国不配合而告失败。公元前256年,秦破洛邑,杀周赧王,东周灭亡。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