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两篇关于相似的文章,让我感慨万千

一个作者是江浙地区某大学的中年女老师,她讲到她一年的收入虽然才十万出头,但是早早已经在江浙地区买了三四套房,现在每个月的月租都有上万
丈夫早年大专毕业去了好的单位,现在也算是中层领导,一年也有三四十万的收入
而她本人,在早年也只是大学本科毕业,通过留校的方式成为辅导员,再一步步的爬到今天的位置。现在她对科研已经没有兴趣,一星期只上三天班,日子过得非常舒适
现在的年轻人就难了,现在专科学院的招聘最低标准都要研究生毕业,普通本科、重点本科学院的的招聘标准都是博士起步了,门槛特别高
而且,新来的老师不但要做各种科研,一年工资也才十万出头,根本对不起寒窗苦读这么些年的学历,这工资在江浙地区连买房都买不起
那些新来的辅导员,虽然学校会给予一定的“安家费”,足够他们在偏远地区给首付,但是月供款已经超过这些辅导员一半的工资,剩下的几千元在江浙地区连一个人生活都难。
另一篇的文章的作者是公司的中层领导,40岁左右,他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大家的焦虑感非常低,因为当时虽然工资才 5000多,但是周边房价也才四五千,通过努力存钱几年,是足够付首付的
那时周边人都很反感所谓的啃老族,大家对房产也没那么大的迫切感,因为知道自己迟早买的起
而现在那些刚入职的年轻人,工资还是五六千,而周边的房价变成了三万多,还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
房价上升意味着租房成本的上升,那些新员工要么租遥远的城中村,每天花两个小时做车,要么花高价在公司附近租房,每月租金已经是收入的一半以上
他也坦言,这些年轻人中其实大部分都比自己有能力,学历高,好学,肯干,懂电脑,要是在十几年前毕业,很可能过的比他幸福的多
但是就是因为比自己晚毕业十几年,现在才过的如此卑微
他作为一名领导者,现实中经常给这些年轻人画大饼,描绘未来的幸福生活。但是在内心里,他明确的知道这家公司给不了这些年轻人希望的未来
看完这两篇文章后,我深深的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太难了
我自己身边也是这种情况,我在广东的二三线小城市惠州,15年毕业,我这家银行在 15年总共招 30余人,只有一名同事是重点本科毕业,其余清一色的都是普通本科生
当时我们毕业时,惠州的房价正在一个上涨期,均价七八千(现在均价15000+),有很多同事通过家里的帮忙早已经购置了房产,包括我自己。实话说,如果当时的房价像现在这么高,我家里也没这个钱帮我
自我那一届之后,银行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年我银行只招了10人左右,其中二分之一是研究生毕业,五分之四是 985/211毕业,只有一个是普通本科毕业
我曾经有想过,如果我是2020年毕业,凭我的能力,肯定进不了银行,只能去一家小公司,很可能还会因为疫情,会被公司不断压缩工资。别说买房,很可能连自己都养活不起
有时候我深深的觉得,人这一辈子,真的是运气大于努力
那些年纪比我大的人,还真不一定能力比我强,但是就是因为抓住了机遇,早早成为了中层领导干部。那些做生意赚钱的人,还真不一定是能力强,很可能只是当时市场环境好,竞争小。
那些年纪比我小的年轻人,学习能力真不一定比我弱,但是由于太晚毕业,各家公司的招聘标准提高,导致无法找到好工作
他们的理财能力,赚钱能力也许很强,但是由于房价和物价的高昂,导致自己被迫成为月光族
他们的工作能力,很可能比我强,学习速度快,电脑技术强,书写能力强,但是由于太晚毕业,公司的制度不断完善,他们没办法像我那时一样,毕业一两年就有机会可以往上爬
说白了,个人的努力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有太大的关系。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都显得非常微弱
就像在狂风暴雨的大海上,人是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只能随着海浪的波动而翻滚,是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方向的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抱怨社会,也不是给大家灌输负能量。主要是因为我最近身边几个比较年轻的朋友过的很差,连续几个月没拿到工资,每月都靠信用卡过日,甚至被公司辞退……
所以我很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那些刚毕业甚至还没毕业的年轻人:
如果你们最近过的不太如意,其实并不是你们的错。你们非常优秀,远远比我这些毕业好几年的老油条优秀的多
你们现在的不如意,只是整个社会发展历程的问题。千万不要否认自己,也千万不要轻视自己,未来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会过的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