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游泳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从福利院走出来的残奥会冠军

作者:光明网

当刘玉站上东京残奥会领奖台,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听激昂的国歌,她忍不住泪湿眼眶。当年那个从福利院走出的女孩终于“游”出了精彩人生。

“游泳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从福利院走出来的残奥会冠军

本文刊于《中国妇女》杂志

2021年8月,当我得知入选中国队出征东京残奥会运动员名单后,兴奋中带着一丝忐忑。虽然两年前,我已经参加过全国第十届残运会,并取得三金一银一铜的成绩,但是第一次参加规格这么高的国际赛事,我难掩心中激动,也为自己捏把汗。

“游泳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从福利院走出来的残奥会冠军

刘玉 东京残奥会女子150米个人混合泳sm4级金牌、女子50米仰泳s4级金牌获得者, 且破世界纪录。2021年9月,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摄影/新华社记者 朱炜)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1991年,我被送到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老师们用温暖的怀抱和慈母般的爱接纳了我,因为不知道我的确切出生年月日,老师们把我的生日定在每年的6月1日。

在福利院里,当我了解到,我们这些残疾孩子如果考不上大学,成年后就得去养老院继续接受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每到寒暑假,看到上大学的哥哥姐姐们来看望我们时,我不由得心生羡慕,暗暗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也要走出福利院,去外面上大学!”

求学的路是艰辛的,因先天性脑瘫,我双腿无力,难以行走。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是被老师或者大一些的哥哥姐姐背到学校,“今天放学你背刘玉,明天上学我来背!”小伙伴们暖心的话语真诚的帮助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

初中时的一年冬天,严寒彻骨,在背我放学的路上,因为地面太滑,小伙伴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倒在地上的那一刻,他还在努力平衡好身体,尽量不让我摔疼。回到福利院,老师们才发现他的下巴摔破了,缝了整整五针。看见小伙伴强忍疼痛的模样,我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在好心人的帮助和老师们的联系下,我辗转于哈尔滨、北京各大医院,前后做了五次康复手术。每次手术后,我的腿都钻心地疼。可是我从没想过退缩,一直积极配合医生做康复训练,再疼都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无论摔倒多少次,都会爬起来。因为我知道,现在每迈出一小步,都意味着我的人生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有一天,我走出了出生以来靠自己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步伐虽慢,但也是我自己独立完成的!从那以后,我的理想更加坚定了:即使身有残缺,我也要去看看世界!我考取了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福利院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残疾儿童。

用拼搏证明我不比任何人差

2014年,黑龙江省召开第六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牡丹江市残联在全市范围内选拔运动员,我也在被选拔的行列。省游泳代表队的关相楠教练认为我的手臂较长、水感好,我被选进了省队。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训练场的情形,明媚的阳光洒满塑胶跑道,天空是宝石一样的蓝,仿佛我的人生从没经历过任何阴霾。只听教练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所有人都使劲摇着轮椅,争先恐后地推动轮椅向前驶去,一圈,两圈,三圈……很快,10圈就在你追我赶中画上了句号。训练结束了,热血沸腾的我久久沉浸在这热烈的氛围中不能自拔:“原来,我也行!”我仿佛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用拼搏和汗水去证明我不比任何人差。

残疾人练游泳当然会经历比正常人更多的苦难。每次下水前,教练会带我们做一些幅度比较大的力量训练。由于身体难以掌握平衡,不经意间,我的胳膊往往会被拉伤。游泳时,一抬胳膊打弯,在送水的那一刹那,都疼得让我忍不住眯起眼睛。每天傍晚训练结束,从泳池里撑着上岸时,身体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扶着栏杆的胳膊都在发抖。

全国第十届残运会结束后,我被选入国家队,当时我已为人母。更高强度的训练以及对千里之外家人的思念、身为母亲却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的内疚……在无数个深夜,我伴随着泪水入眠。但我从没想过要放弃!

一次次的咬牙坚持,无数次失败后的绝处逢生,平日里苦练的厚积薄发,终于让我在东京奥运赛场摘得两枚金牌,并接连两次打破世界纪录,我为自己骄傲,我用行动诠释了奥运精神,用生命见证了身残志坚一切皆有可能!如今我又回到训练场,我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顽强拼搏,努力在2022年的亚运会中超越自我,以奋斗再创人生新的辉煌。

口述/刘玉

来源: 中国妇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