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渔获再次加剧了人们对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担忧。
据《每日邮报》报道,不久前,日本渔民白昊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海中捕获了一条巨型狼鱼。

这条鱼长近2米,嘴里满是吞咽孩子。
作为深海生物,狼鱼通常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一般情况下,狼鱼可以长到1.2米,但白皓捕获的狼鱼长近2米。
渔民们担心福岛核事故对当地鱼类的不利影响会恶化。
福岛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8.9级地震,破坏了福岛核电站的冷却系统,三座核反应堆的核心熔化,辐射暴露在海洋中。
这次事故被认为是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以来最大的核灾难。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超过3000人参与了救援工作。现场有几人死亡。
在距离事故现场250公里的横滨发现了放射性氡。
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太平洋沿岸30公里范围内,一种名为疣猪荔枝的小海螺在事故发生后消失了。
事故发生一年半后,福岛海的鱼类检测到的放射性氡气仍然高出250多倍。
这些年来,发生了多起核污水泄漏到海中的事故。
尽管事故已经持续了四年多,但由于大雨,装有受污染核废料的大袋在9月初被冲入福岛县餐馆村河。
大多数袋子被回收利用,根据日本环境省的数据,已经发现了240个袋子,其中113个已被回收,但有些已经损坏,只剩下空袋子。
事故发生后,不仅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所有机组都将报废。日本政府立即下令关闭所有48座核电站,转而使用进口化石燃料。
日本的核电
作为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日本除了进口石油等大量化石燃料外,还不遗余力地发展核能。
早在1955年,日本就通过了《原子能基本法》,确立了发展核能的三项原则——民主方法、独立管理和透明度。
1971年,每年发电43.9万千瓦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运行。
此后的八年中,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建造了五台机组,每年发电76万千瓦,发电量106.7万千瓦。加上年发电量106.7万千瓦的第二座核电站4台,福岛核电站的规模居日本乃至世界前列。
大量核电站的建设使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核电国家。
地震后所有核电的关闭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新安全标准实施后,部分核电机组通过复审并重启。
今年8月11日,鹿儿岛县香川根核电站1号机组重启,成为日本第一座在经过新安全标准审查后重启的反应堆。
对于核电的恢复,一方面,面对能源短缺的现状不得不,另一方面,人们担心安全,抗议活动仍在继续。
总理的选择
面对困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积极推行核能政策。即使有人民抗议,"老师"不满,也没有动。
7月,安倍晋三政府敲定了一项能源计划,到2030年,日本的能源结构中仍将依赖核电约占20%。
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他反对安倍重启日本核电项目的计划。
小泉认为,重启川根1号核电站等核电站是"错误的,日本可以立即实施零核电"。
小泉在担任首相期间主张发展核电站,但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就各地的核电站发表危险的演讲。
日本政府和电力公司此前曾详细阐述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发电的低成本,以减轻对核电站的担忧,但小泉一直强烈批评他们。
"这都是谎言。纵观福岛的现状,核电站属于环境污染产业。
核污染下的乌云
对于日本人来说,除了福岛核事故之外,还有一个令人神经紧张的核事件:日本是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1945年,为了促使日本投降,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造成数十万人死亡。炸弹给幸存者带来的痛苦无法消除。
在缺乏对安全的信心的情况下,反核浪潮正在上升。
日本先进的核工业技术,使日本拥有了完整的核武器生产技术能力和核材料。
2011年底,日本发现了一批未申报的含有浓缩铀的核材料,可以制造原子弹,这引起了国际关注。
这一因素也使得日本国内追求和平的势力积极反核。
但无论有多少抗议活动,日本的核电上个月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重新启动。
对于福岛附近的居民来说,核污染的阴影仍然存在。
Tepto计划在2016财年完成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外盖的拆除,随后进行碎片清理和设备安装,并在2020财年前开始从乏燃料池中移除392根燃料棒。
如今,每天约有300吨地下水流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所在的建筑物地下室,在暴露于放射性物质后成为源源不断的放射性污水。
污水经过处理后被排放到海里。
凤凰网独家综合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