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作者:鸿历下江南

江南才子柳永,原名叫柳三变,是北宋时期的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他的祖上一直为官,三变年少时喜欢吟诗赋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也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志向。

少年时的柳永,颇有文采,在他10岁时,随父赴任扬州,在扬州读书期间,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劝学文》。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至今,这篇劝学文仍然值得求学之人借鉴。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青年时的柳永,更加才华横溢,他19岁时,游玩于杭州,写下了著名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柳永从20多岁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参加科举之路。到他40岁时,一共参加了4次考试,但最终,都是名落孙山。直到1034年,也就是柳永50岁时,刚即位的宋仁宗开恩,对历年落榜的考生降低标准、放宽尺度,柳永闻讯立即赶考,并考中了进士。

学而优则仕,此后,柳永便在江浙一带为官,且政绩不错,但也都是县令级别的小官,10年没有得到提拔。这是为什么呢?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对于柳永来说,成也婉约,败也婉约。年轻时的柳永,贪恋人间天堂苏杭的湖光水色和热闹繁华,并对青楼女子情有独钟。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写起烟花柳巷的浪漫情事,自然是得心应手,但年轻时的放浪,却铸下了大错。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和宋仁宗,自然不会对这位沉迷酒色的浮糜词人委以重任,柳永的官场之路,注定坎坷。不得重用的柳永更加沉醉在柳巷之间,他的内心充满了落寞和惆怅,歌妓们的凄苦和多情,点燃了他的浪漫,当同情和欣赏交融,就迸发出了爱情。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柳永的代表作:“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这首雨霖铃,写得便是柳永与情人分别之情,诗和词不能听别人的赏析,每个人读诗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唯有自己读,才能体会到那种意境。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柳永柳三变,没有变成父母的期许,也没有变成皇上的宠臣,他变成了歌妓的词人。穷困潦倒的柳永,得靠歌妓的接济度日。甚至在他死后,还是靠这些青楼的红颜知己筹集资金,为他举行葬礼。

清朝有本小说《花月痕》,里面有几句诗“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柳永与歌妓的爱情与这首诗所写的何其相似,有些爱情看起来轰轰烈烈,却禁不住时间的消磨;平平淡淡的夫妻感情,也许更经得住风雨的洗礼。

江南才子柳永,科考4次落榜,游遍江南,最后却孤独终老

少年时,柳永跟随父亲赴任,青年时浪迹天涯,中年时奔波科考,老年时四处转官,可以说足迹遍布江浙和安徽。也许有人会瞧不起他,也许有人会贬低他,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我们不应该指责别人的活法,更没有资格去品评一代词人柳永的是非得失。

在小桥流水之间,在柳岸苏堤之上,在文人雅士的口中,至今仍然传唱着那首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