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气候转凉,深秋悄然而至,原本在衡水湖度夏的须浮鸥、䴙䴘等鸟类纷纷南迁,也有很多鸟类飞临衡水湖“换岗”,今年在衡水湖首次发现了赤嘴潜鸭。

目前,衡水湖潜鸭主要有青头潜鸭、白眼潜鸭、红头潜鸭和凤头潜鸭,近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秋季迁徙鸟类调查中监测到一只雄性赤嘴潜鸭,这是首次在衡水湖监测到赤嘴潜鸭,衡水湖鸟类由之前的327种增至328种,赤嘴潜鸭的发现也为衡水湖今年的迁徙季节注入了新的活力。
赤嘴潜鸭俗称大红头,是大型鸭类,个体比绿头鸭小,体长45-55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赤嘴潜鸭是我国三有: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保护鸟类,个体比斑嘴鸭小,上体暗褐色,嘴赤红色。下体黑色,两胁白色,特征极明显,野外容易辨别。喜欢栖息在开阔的淡水湖泊、水流较缓的河流、也常出现在公路两侧的水塘中,特别是水生生物丰富的淡水湖泊最为喜欢。主要通过潜水取食,食物主要为水藻、眼子菜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嫩芽、茎和种子。
在我市发现的赤嘴潜鸭属于偶尔来越冬的迷鸟,十分罕见。此次在衡水湖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衡水湖的生物多样性,也再次证明了衡水湖湿地在候鸟南北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