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三重逻辑探析

作者: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谢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切再次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因此,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的境界。

中国共产党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极大地增加和坚定了中国人民的理论自信。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及时回应时代课题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问题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解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实践证明,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及时回应时代课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可以有效把脉时代问题、破解时代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时代的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为现实依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科学地回答了“究竟举什么旗”、“到底走什么路”、“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如何实现新的发展”等主要问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问题,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基于党面临的“四种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的实际,习近平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观念;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一切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凭空捏造、从天而降,而是实践结晶、时代产物,它既来源于过去的实践,又指导着当前和今后的实践。

坚持从严治党,让党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今天的我们才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因此,中国共产党想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针对反腐倡廉就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而是“加把油”、“再出发”的执着,坚持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治党必严,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摒弃“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观点、“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到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转变,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