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融会】2021年11月4日周四早八点读报时间,一切美好从心开始:
中国金融会邱智平
1、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商务部)
2、我国秋粮收获接近尾声,全年丰收已成定局,产量将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当前库存总量充足,处于历史高位,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CCTV2)
3、数据显示,沪深主板方面,最赚钱的行业为银行,其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达14739亿元。创业板方面,最赚钱的行业为医药生物,其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达519亿元。科创板方面,最赚钱的也是医药生物行业,其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达176亿元。(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4、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深圳全市二手住宅过户套数为1605套,环比下滑9.1%,为2012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专家表示,目前深圳二手房成交量的持续下探依然是政策严控的结果,对短期内的房价预期产生了直接影响。(NBD视频)
5、10月29日,中国国债正式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下称“WGBI”)。11月3日,富时罗素资深董事、亚太区(日本除外)产品销售与客户关系主管李战鹰透露,WGBI预计将纳入50只中国国债,债券总金额约10万亿元人民币(约1.6万亿美元),纳入完成后预计中国国债在WGBI中的权重将达到5.97%,位列第五,未来所占权重大概率还会上升。(中国证券报)
6、财政部:2021年9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378亿元;1-9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6155亿元。债券发行有序进行,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此外,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8958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央视)
7、数据显示,从10月22日的中自科技,到11月2日的争光股份,在最近的8个交易日里,已有9只新股面临上市首日收盘破发的窘境,且每个交易日均有新股破发。若算上10月25日凯尔达上市首日盘中破发,则10月22日至今上市的20只A股新股(其中还包括了3只主板新股)中,破发数量已达到10只,破发率甚至高达50%。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应该允许新股破发。出现新股破发,投资者不再闭眼打新,恰恰意味着新股发行定价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券商中国)
8、1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保管机构东盟秘书处发布通知,宣布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已向东盟秘书长正式提交核准书,达到协定生效门槛。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上述十国开始生效。(商务部网站)
9、五批药品国家集采节约2500亿 更多创新药“跑步”入医保。以药品目录调整和带量采购为重点的医保药品改革,不仅减轻了患者数千亿元的用药负担,也推动更多创新药低价进入临床,患者因此能更快更低价地获得救命救急的好药。(第一财经)
10、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27只ETF成立,这一数量远远高于2019年、2020年全年。基金公司关于ETF的竞争已经进入“红海”,分化愈发明显。在这一赛道上,各家基金公司“寸土必争”导致的结果是,在部分ETF发行火爆的同时,也存在新发ETF规模偏小不能成立,一些存续的ETF流动性差甚至清盘的现象。(中国证券报)
11、美联储FOMC声明显示,将于11月启动缩债计划,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减少150亿美元;将于12月加快缩债步伐;将每月国债和MBS购买量分别调整至700亿和350亿美元。通胀上升的原因预计是暂时的,准备在必要时调整缩减购债规模的步伐。12月的国债和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购买量分别调整至600亿和300亿美元。(财联社)
12、【金会早八点,中国正能量】
真正的教养,无关年龄。真正有教养的人,不论人前人后,心里都有一杆秤,会时刻掂量自己的言行。想要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品性,可以观察他下意识的反应,越是微小的细节越能看出一个人教养的高低。就像大家都排着长队时,不去插队;别人输入密码时,礼貌地看向别处;开车经过有积水的地方,减速让行人先走……最高级的教养,就是恰到好处的让人舒心,无需提醒的让人放心。
美好一天从教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