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树的回忆 文/高杨

作者:终南文苑
关于树的回忆 文/高杨

  东京的公园多得数不清。大的公园占地上万亩,小的公园也就几十平方米。但在气势上绝对不输大公园。比如,我们居住的周边,有一个较大的公园,占地一百多亩,公园中心有座小山。离它不远,有个小型的公园,估计不到一百平方米,也就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那么大。

  经过长时间观察,我发现一个规律:在日本无论大小,只要放得下两架秋千一个单杠,便可美名为“公园”。若一定要找差别,大公园与小公园除了占地面积不同以外,最大的差别就是树。

  大公园那浓荫蔽日的参天大树,每一棵都威武雄壮,枝叶繁茂。这样的大树密集地排在路的两侧,就像绿色的海浪。见惯了日本风光片里身材娇小秀气的树木,我还真是没想到日本有这样的大树。我张开双臂围抱一下树干,仅抱住了大树的一半,我猜这样的树至少有一百岁了。

  这些大树像是矗立在一座城市里的保护神,沉默地见证着一方土地的变迁。往里走,各式各样的树迎着你,用美好的身姿。直到公园最深处,一大片草地,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大人们也支起篷,尽情享受这美好的秋色。环顾四周,皆是苍翠。高大的树,像卫士一样守护着安享幸福生活的人们。

  在东京的街头,常常可见一棵长斜了的小树,被麻绳、圆木从各个方向固定,帮助它恢复树干的笔直。那密密匝匝的麻绳完全是人工捆扎,整齐精细,小心翼翼地系住幼嫩的树干,园林工人为此付出了非常辛苦的劳动,这劳动成本早就超过了这棵小树本身的价值。

  听说,日本人每逢节日,或是个人的重要日子都要以种树来庆祝。比如:结婚,种树可以表达对婚姻的美好祝福;生了孩子,要种树祝愿孩子茁壮成长;老人去世,当然要种树寄托哀思;甚至买了一辆汽车,也要种一棵树,表示对大自然的抱歉。日本人的庭院里,房前屋后,哪怕盈尺之地,也要种一棵树才有生活的气息。

  有幸观看了久石让东京音乐会,每一曲都打动人心。我深感只有见过了日本的森林,才能明白那些经典的曲目,是音乐家内心起伏的松涛。

  日耳曼人说:因为我们有最大的森林,所以我们有最聪明的大脑。乍听起来,这是一句没有逻辑关系的因果句。但细想想,是树,是森林,是绿色给了人安宁和思考的空间,使得人获得来自大自然的能量,并能观照自然世界里的自己。

  京都东山西麓,有条三里长的小路,中间夹着人工开凿的“琵琶湖疏水”,路旁植有500株樱树。小路连接着临济宗大本山南禅寺和有着银阁的慈照寺,20世纪初期的京都大学哲学系教授常在这条小路上散步、思索人生哲理,此路因此有了名气,当地居民将其命名为“哲学小路”。

  细想想,有意思。哲学家手执文明拐杖,一路摇头晃脑,纠结于东方佛学与西方哲学之间,非要把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协调在一条思想路线上。顺便春赏樱花、秋赏红叶,真是人生至境。

  为了表达自己对植物的热爱,我总想做些什么。可是,巴掌大的公寓里,是放不下一个带土的花盆的。只好买了水培的豆苗和青蒜,用日式的汤盘小心地养了起来,当阳光照进窗户,这一抹绿真的美。再过三天,这两盆绿植就要长大了,豆苗用来炒猪肉丝,而青蒜切成细末撒在汤面里,最是提味儿。不仅绿化了生活,而且节省了钞票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