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什么样的灵魂才是有趣的灵魂呢?我想这个人大约是梁秋实先生了。冰心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梁实秋先生
可能很多人对于梁秋实先生的印象不太清楚,梁秋实先生的身份有很多,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家、学者、散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作为文学批判家的梁秋实先生曾和鲁迅先生有过一场较量,这场较量一直持续到鲁迅先生去世才渐渐平息下来。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仇恨,有的只是当时时局下对问题不同的看法,梁秋实先生曾说过:‘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梁实秋先生便是这么坦荡,他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字,但是对于问题的观点,他也有自己的坚持,绝不退步。
梁实秋先生雕塑
梁秋实先生是一位翻译家,自20世纪30年代便开始翻译莎士比亚的著作,一直到70年代,梁秋实先生将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完毕,40年的时间,从一而终。在晚年的梁秋实先生仍不忘创作,花费了7年的时间,完成了百万言的著作《英国文学史》,他每天忘我的伏案疾笔,就连因为久坐而导致痔疮出血他也一无所觉。
梁秋实先生是学者,他在清华求学期间就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并在期刊中发表,之后他又留学美国,在哈佛大学取得文学硕士的学位。回国之后相继担任暨南大学教授与国力青岛大学的第一人外国语院系主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62年,梁实秋与余光中(左)
那么说了这么多,梁秋实先生的“趣”体现在哪里呢?趣体现在了梁实秋先生平时的生活中。梁实秋先生小时候特别顽皮,对读书丝毫不感兴趣。一次,母亲监督他读书,读到“一老人,入市中,买鱼两尾,步行回家”时梁实秋大惑不解,问母亲道:“为什么买鱼两尾就不许他回家呢?”这一无忌童言,惹得全家大笑。
再说一件梁实秋先生留学时的趣事吧~在哈佛求学期间,梁实秋先生与其他中国留学生合租了一处公寓,在这里过着“初级共产主义生活”,轮流做饭、洗碗。有一次轮到梁实秋主厨,做炸酱面,锅里熬着酱,香气四溢。正好,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潘光旦等人来玩,一进门闻到了酱香,吃腻了西餐的同学们就赖着不走了,非要讨碗面吃。但是人多面少怎么办?梁实秋先生有招,在酱里狂放盐,结果把同胞们咸坏了。可见梁秋实先生的调皮程度不一般啊~
梁秋实故居
梁秋实先生的一生都在坚持做自己,他有主见,有学识,有才华,还有趣。正如开头冰心老师所评价的那样,梁秋实先生真真是有趣之人,活的天真人性,从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从不放下自己的笔,过得认真又随行,我想这就是先生所说的《雅致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