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是“冯氏喜剧”中的王牌,他就呆在那里,站着、坐着或者躺着,举手投足之间,那就是一场喜剧,锃亮光滑的大脑门、人畜无害的小眼神、两颗大门牙露出来,蹦出一句台词,就够我们乐半天。他的喜剧形象着实太深入人心,以至于演很多正剧时,偶尔会让我们出戏。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十几年前的一部电影——《卡拉是条狗》,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少年时初看只觉冗长无味,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再看,反而看出了一点意思,没有阅历的人很难看懂这部电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十世纪初,北京城内流浪狗泛滥,市民被咬伤的事情时有发生,公安局要求养狗必须办证,办一张养狗证要5000元,那时工人工资每月几百元,很多人怀着侥幸心理无证养狗,葛大爷饰演的老二也是其中一员。
警察很快查到了老二家,将他养的小狗卡拉带走,隔天就要在郊外处理掉,老二一家只有16个小时的时间,所以这部电影可以改名为《解救狗先生》,如果单从时间上算,大概可以算是《北京八个时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真够乱的。
其实,《卡拉是条狗》玩的是黑色幽默,表面上是在“寻狗”,实际上是在“寻人”,因为老二觉得“只有在卡拉面前,才觉得自己像个人。”
老二总是穿着大一号的衣服,眼神呆滞、胡须蓬乱、佝偻着背,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抽搐着。整部影片时长100分钟,男主老二在第21分钟出场,编剧连个大名都没给他,可见这个主角有多“窝囊”。
老二是工厂中的普通工人,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家庭中妻子十分强势,工资每月如数上交,就算是跟妻子亲热也要先讨好,就连亲儿子都说他是窝囊废。唯有卡拉才把他当人看,每天按时在门口迎接他,有了它的迎接老二才觉得自已还活着。
也正是因为卡拉的存在,才将老二身上的细节末节串起来,那些生活中零碎儿编织在一起。比如说夫妻之情,两人早已过了七年之痒,爱情变成了亲情,那些新鲜感早已消失殆尽,妻子虽然强势但很体贴,好酒好菜的张罗着,唯独无法慰藉那颗麻木的心,两口子每天机械式的交流,妻子、孩子、老人、修马桶、换电灯泡等这些琐碎小事。
儿子看不起老爹,他觉得老二就是个窝囊废,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听着韩国组合的歌曲,穿着不伦不类的宽条裤,以示自己与父亲的区别。老二也看不惯儿子,剪掉他的裤子,不关心儿子回不回家,觉得去学校找儿子,还不如找狗重要。
这一对冤家父子几乎没有同框出现过,直到最终儿子锒铛入狱,他们才完成了第一次同框。在外面,一个在里面,铁栅栏将父子俩隔在两个世界。老二不听儿子的解释,只是毫无底线的给人赔礼道歉,最终两父子都没能在一起,殊为可叹!
再来说一下老二的婚外之情,杨丽是他的老同事,也是麻将桌上的“牌友”,卡拉就是她送给老二的,据说是自己家狗和野狗生下的,这一层寓意很多人都看懂了,老二和杨丽两人并不清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片中,杨丽对老二极尽谄媚之态,不但借他狗证,还打通关系营救卡拉,最终卡拉的回家也源于杨丽的神助攻。
跟老二的妻子相比,杨丽不是一个本分女人,她当着老二的面解掉内衣,广交麻友举止轻浮,但她能够给老二尊严。
为了救卡拉老二的儿子求助小胖,小胖却临阵脱逃了。后来,小胖被黄毛欺负,老二儿子仗义出手,将黄毛摔了个粉碎性骨折,自己锒铛入狱,小胖却再也没有出现。老二儿子虽然痛恨父亲的软弱,但实际上跟老二是一类人,没有牙齿的善良毫无存在的意义。
卡拉真是一条狗么?它更是老二的“遮羞布”,影片最后卡拉找回来了,老二也就有了活下去的理由,至于心中的纠结和生活中的落寞,只能坦然接受,毕竟生活要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