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12月23日上午10时,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王阿山,几个男子正围着21日刚刚发现的恐龙化石鼓捣着什么。这是恐龙化石的发掘现场,这根蜥脚类恐龙的化石将在今天被取出,送往恐龙博物馆。

发掘现场,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员彭光照,自贡恐龙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江山等专家,与发掘人员一道,小心翼翼地开展发掘工作。
“先要将化石周围的泥土进行清理,然后用电镐将旁边的岩石与化石剥离开来,把化石尽可能地露出来,最后再用工具将小的围岩清理,取出化石。”彭光照介绍。
据介绍,这次发掘的难度有两个方面。“一是岩石硬度较高,发掘起来相对废时间,二是保存的位置,化石是纵向处于岩石里面的,在自贡的恐龙化石发掘历史中非常少见。通常情况下化石都是横向的,因此增加了发掘难度,发掘工作需要更小心,以免破坏化石。”
在发掘过程中,这根化石的整体形状逐渐显露。截至下午5时半,已露出绝大部分轮廓。彭光照等专家经过仔细查勘,确定该化石为蜥脚类恐龙肢骨骨骼化石”,并且是“大型蜥脚类恐龙”。“可以肯定是蜥脚类恐龙的股骨,其长度1.1米,比较粗壮,据此估计这只恐龙的体长在15米左右。”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