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梓君
张氏
宋代,有一叫刘维仁的年轻官员,娶妻张氏,张氏不仅貌美且又善良贤惠,不幸的是,成亲才三年,张氏便患了重病。当时刘维仁正是地方官员,也是春风得意时,忽然妻子遭受如此不幸,他也是竭尽全力为妻子请来有名气的郎中,来家为妻子医治,但最终张氏还是奄奄一息,病入膏肓。

张氏临终前拉着丈夫的手说道:夫君,你还年轻,我走了以后,你必定会再娶妻的,但我们还有两个年幼的女儿,如果要再婚,一定要找一个善良的女人,才不会虐待我们的女儿。
刘维仁流着眼泪说道:我们曾经那么恩爱,我怎能再娶别的女人为妻呢?这一辈子我只爱你一个,请你相信吧。张氏却哀怨地说道:我现在之所以这么说,也是为我们的女儿着想,并不想让你为我守节,等我去了,也许你会把我们今天所说的话都抛到九霄云外,除非你指天发誓我才肯相信你。
刘维仁看妻子期待的样子,于是就赶紧发誓道:如果我违背了诺言,就让我变成阉人,而且不得善终。张氏听到这便微微一笑,然后又说道:我没有生病的时候貌似天仙,可一旦死去了,面容就会变得十分难看,如果让人看到后,便会不自在的,我不愿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刘维仁便安慰妻子说道: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最漂亮的,不管生与死,请不要担心。张氏听了便潸然泪下,她强忍着悲伤说道:我死了以后,请你把我放在后院小楼厅堂中,不要派人来守护着我,二天后再收殓。张氏再三叮嘱丈夫,直到丈夫答应为止,不久便香消玉损。
刘维仁就把去世的妻子放在后院小楼的厅堂,但他不忍心让妻子一个人独自躺在那里,于是就派家中一老仆妇苏妈妈照看,并在厅堂中又放了一张床,苏妈妈也可以躺在那歇息。
半夜,死去的张氏忽然叹了一口气,自己揭下盖脸的白丝巾,忽地坐了起来。四处看了一下,便发现苏妈妈守着她,她便非常的愤怒,于是就起身向苏妈妈走了过来。
但这张氏走得不像是正常的人,反而是跌跌撞撞来到苏妈妈床前,此时苏妈妈非常害怕,但也不敢逃离,就用被子蒙着头,然后悄悄地掀开被子角偷偷地察看。只见张氏面容依然娇美,只是有些苍白罢了。
苏妈妈认为她和活着的时候也差不多,所以也不再害怕。仔细观察那张氏,正面对自己喃喃细语,但听不清到底说了些什么,而且还夹杂着哭泣声。
苏妈妈心想,这张氏还和生前一样的和善,也没有害她的意思,于是就起身问道:夫人还有心愿没有了却吗?你尽管说出来吧,我明天一定替你禀报。张氏这才哀怨地说道:夫君已经违背了诺言,他将不会善终的啊。说完之后,便又回去躺在了老地方,并且举起被子自己盖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又躺了下来。
次日清晨,苏妈妈急忙把这事情禀报给了刘维仁,刘维仁不肯相信,于是到后院停尸厅查看。他揭开盖脸的白丝巾,发现妻子满脸的泪痕。刘维仁赶紧给妻子隆重地操办了丧事。
后来,他在二年之内竟然官升二级,右丞相邓辰有一漂亮的女儿邓氏,其实才二十出头,却已经守寡了两年。她成亲不到半年,丈夫因病病死了。邓辰了解到刘维仁的情况后,于是就非常器重他,邓辰就让媒人向刘维仁提亲,当时刘维仁极力推辞不肯接受,最主要他是不想娶一寡妇。
但邓辰正受皇上宠幸,而且他又从宫中取来圣旨,逼迫着刘维仁娶自己的女儿。刘维仁无奈,只好答应了这婚事。大婚这天,皇上还赐给两位新人很多的金银珠宝。
自从刘惟仁再婚后,他便一直闷闷不乐,原来这邓氏不敢看见自己两个女儿,邓氏其实就是一悍妇,但刘维仁又不敢责怪新婚妻子,更害怕邓氏虐待两个年幼的女儿。
这天傍晚,刘维仁独自躺在床上歇息,正迷迷糊糊地睡时,忽然前妻张氏从窗缝中飘了进来,看丈夫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问道:娶了新人为何还闷闷不乐?
刘维仁急忙起身拉着妻子坐下,张氏便狠狠地甩开他的手说道:我就知道你不会遵守诺言,我们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你却想要一个儿子,但你为什么不纳一个妾呢?这样她就不敢虐待我们的女儿了。但你却一定要娶一个高官的女儿,你惧怕什么,怕因此丢掉你个官职吗?违背诺言,大祸临头,张氏说完便消失不见了。
刘维仁便哭泣着喊妻子的名字,就这样他便被自己的叫声喊醒了过来,原来自己竟然做了一噩梦而已。但从此以后,他心绪不宁,渐渐地力不从心,慢慢地,就像被阉割过一样,因此夫妻关系不和睦,最终抑郁寡欢了一生。
宋氏
宋代,有一个才子叫苏宜修,长相俊俏,从小性格就非常柔和,在他二十岁时娶宋氏为妻,宋氏十八岁,这宋氏长得也是明眸皓齿,容貌甚美。
自从两人成亲后,夫妻恩爱,但宋氏有些爱慕虚荣,常常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就出去闲逛,因此,公婆便对她有些不满,就向儿子诉说媳妇的不是。苏宜修也知道妻子不是贤妻良母,便劝说妻子对自己的行为稍稍地收敛一些。
宋氏便对丈夫说道:我从小就是这样的脾气,我们夫妻两恩爱有加,感情又非常的融洽缠绵,干嘛在乎别人说三道四的。相亲相爱的夫妻不能有猜疑,我现在就可以向你发誓,假如你先离我而去,我绝不会改嫁的,为你守寡,否则,我将不得好死。
苏宜修听了急忙阻止妻子说道:我只是规劝你一下而已,也没有别的意思,但前几天我看见那个叫叶三的纨绔子弟,看见你就挤眉弄眼的不怀好意,害怕坏了你的名声,这才提醒你的,何必和我发这样的毒誓呢?
谁知过了没几年,苏宜修便患了重病,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双儿女,为此,苏宜修躺在病床上忧心忡忡,担心自己死去,妻子会改嫁他人。宋氏看丈夫已经病入膏肓,于是就向丈夫又发誓道:我三年前就向你发过誓,真是你去了,我一定会为你守寡,请你相信我。
苏宜修这才说道:我给你留下的银两会让你和孩子过得很好的,即使将来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父母也不会不管的。他们也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两位老人也有积蓄,他们的财富比我们的还多,请你善待他们。
苏宜修交待完后事,便长长出了一口气,虽然不忍心抛下妻儿命赴黄泉,纵然有千般万般的不舍,最终还是撒手人寰去了。
宋氏和公婆哭得非常伤心,一双儿女也是哭得撕心裂肺,婆婆为此哭昏死过去几次,宋氏便劝慰公婆说道:我和夫君也发过誓,我会为他守寡的,请您们相信我吧。
苏宜修死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宋氏就悄悄找媒婆为自己再寻找一丈夫。但公婆也不知道,这天,媒婆来家找宋氏,宋氏便热情地招待她,两人在室内秘密地交谈了很久,媒婆走了以后,公婆便知道媳妇要嫁人了。
婆婆问她:你不是说过不再嫁人了吗?你也向我那可怜的儿子发过誓言,你的丈夫死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急着要改嫁吗?你嫁人我们也不好阻拦,但你的一双儿女该怎么办?
宋氏皱着眉头一声不吭。次日,她便携带丈夫留给她的钱财,独自回到娘家居住,并抛弃了自己的儿女,公婆多次找人把孩子送给她,均被她拒绝。
不久,宋氏就嫁给一位姓尹的官员,两人成亲不到一个月,尹官员便接到上司委派,让他前往某县去考察。新婚燕尔,夫妻两人虽然依依不舍,但尹官员还是外出办差去了。
尹官员走后的第二天傍晚,宋氏正在厅堂悠闲地喝茶吃果品,忽然一青衣信差拿着一封信在院中说道:苏官人给你有一封信,请查阅。
宋氏听了猛地一怔,但青天白日的难不成有鬼不成,于是就让丫鬟把信接过来递给自己,只见信封上写到:示宋氏三个字。笔迹也像是前夫苏宜修的字体,抬头正要询问,这才发现那信差没有了踪影。
宋氏疑惑地打开信查看,只见上面写到:十年的结发夫妻,相亲相爱,曾经彼此发誓,不管生死,不离不弃。银两也是我积攒下来的,忽然病死命赴黄泉,谁知你却违背诺言,抛弃我们的恩爱情义。即使你再嫁人也无可厚非,但你却狠心地抛弃了我们的一双儿女,携带我的银两转嫁别人。
作为母亲你不爱自己的孩子,把他们抛给我年迈的父母,你做人妇失去了仁义,做人母没有慈爱。所以我向天帝诉说我的怨恨,天帝调查清楚后,便允许我把你召唤到这阴曹地府来说理,如果你只是再嫁也不会受到惩罚,但你抛弃子女,上苍一定不会饶恕你。
宋氏看了信又恨又怕,让丫鬟赶紧把信给焚烧了,但在第三天的深夜,便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