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本书里的精彩语录,看了后你会有想读这本书的想法吗?

书籍简介:尼采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诗体小说,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在这部书中,尼采使用了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的语调,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作者的生平介绍放在了文章的最后,喜欢的朋友可以阅览。

书籍中的精彩语录

这或许是我们的精神所必须要经历的三次转变吧,先是从一个人变成一匹骆驼去忍辱负重,然后再从一匹骆驼变成一头狮子去战胜猛龙,最终再变回来,变成人,而且是一个小孩,满怀着天真。

与那些整天想着去天外寻求生活之意义的人相比,我更喜爱那些随时都想着要为这大地和天空奉献出一切的人。

我爱那些为知识而活着的人。

我爱那些总是担心自己会成为骗子的人。

我爱那些做的比说的更好的人。

我爱那些冒着被毁灭的危险去否定过去和肯定未来的人。

我爱那些因为敬畏神明而去鞭打神明的人。

我爱那些无论遭遇到怎样的伤害都能保持住自己之主义的人。

我爱他们是因为他们最终一定会走到平地上来。

人和植物是一样的,越是想往高处生长,根须越是要向土地的深处延伸,切不可离开了土地跑到这山顶上来,否则就只好被扭曲,只有把我们的根深入到恶里去,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善并将那善的旗帜高举起来。

我喜爱短暂是因为将无数个短暂连接起来才是永恒。

没有了短暂,永恒也就失去了意义。

欲望是魔,但既然它已经住在我们这里了,那就让它继续住下去吧。

但要切记,我们所给它的应该是一个笼子,而不是一所华屋。

真正的伟大只能在孤独与寂寞中培养,新的事物只能在偏僻的角落里发芽。

聪明是探求和发现真理的条件

智慧是阐述和证明真理的手段

我只是一个真理的探求和发现者

而这真理也正是我生命的全部之所在

如果人生是如此没有意义,那我们还为什么要活着呢。

如果活着就是为了睡眠,那死去不是更好的睡眠。

如果没有了自爱,那爱人就是谎言,

如果没有了对自己的尊重,那对他人的尊重就是欺诈。

自爱和自尊不只是一种戒律,而且是一种极难达到的人生境界,是人生所有财宝中最贵重的财宝,这一切与善恶无关。

他们用悲伤来否定快乐,用痛苦来否定幸福,最终否定的只是他们自己。

高处不可怕,斜坡才是最可怕的,当你顺着一个斜坡往上爬着的时候,你既要想着怎样才能爬上去,又要想着怎样才能不滑落下来,这需要一种双重的意志力,更需要智慧。

最优秀的人也是最勇敢的,但人的痛苦又是最深邃的,能够战胜孤独和寂寞的人才算得上是英雄。

你们的敌人是谁呢?

你们的敌人其实是你们自己,是你们心中的世俗和平庸,更甚至是你们心中的渺小和卑怯,还有可能是你们自身的邪恶。

你们的善良只是一块你们用来遮羞的布。

………………………………………………………………………

大家最喜欢这些语录中的哪一句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中一同讨论。

1844年10月15日,弗里德里希·尼采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吕岑附近的洛肯村的一个牧师家庭。

每本书里的精彩语录,看了后你会有想读这本书的想法吗?

1861年17岁的尼采

1849年7月30日,尼采的父亲卡尔·尼采因患脑软化症去世。1858年10月进入瑙姆堡附近的普夫塔文科中学学习。在校期间与同学卡尔·冯·戈斯多夫和保罗·杜森结为好友。

1864年10月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文学。1865年10月转学到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文学。阅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深受影响。

1866年开始与同学埃尔温·洛德结为好友。1868年11月8日在莱比锡结识理查德·瓦格纳。1869年2月被巴塞尔大学聘为古典语文学副教授。5月17日首次到卢塞恩城郊的托里普森拜访瓦格纳。5月28日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讲,题目是《荷马与古典语文学》。[17]

1870年,创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1月出版)。3月被任命为正教授。8月以志愿看护兵的身份参加普法战争,传染上白喉和痢疾。10月因病退役,回到巴塞尔大学,与同事弗兰茨·奥弗贝克结为好友。

1872年2—3月在巴塞尔大学作题为《我们教育设施的未来》的演讲。(后作为遗著出版)5月22日参加拜洛特音乐节大剧院奠基典礼。

每本书里的精彩语录,看了后你会有想读这本书的想法吗?

尼采

1873年,创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一部《忏悔者和作家大卫·施特劳斯》《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未完成,其片断后作为遗著出版)。

1874年,创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二部《论历史对人生的利弊》和第三部《教育家叔本华》。

1876年《不合时宜的思想》第四部《瓦格纳在拜洛特》。8月前往拜洛特出席首届音乐节。9月同心理学家保罗·雷进一步交往,成为好友。10月因病获假,同保罗·雷和玛尔维达·冯·梅森布格一起在索伦特过冬。10—11月在索伦特同瓦格纳最后见面。

1878年,创作《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一部。1879年病重,辞去巴塞尔大学教职。1880年《漫游者及其影子》,《人性的,太人性的》的第二部。3—6月首次在威尼斯逗留。11月开始首次在热那亚过冬。

1881年,创作《曙光》。首次在瑞士恩加丁高山疗养地西尔斯—玛丽亚度夏。1882年,创作《快乐的科学》。1883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二部。

每本书里的精彩语录,看了后你会有想读这本书的想法吗?

生病的尼采

1884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三部。8月亨利希·冯·斯坦因来西尔斯一玛丽亚拜访尼采。

1885年,创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四部。

1886年,创作《善恶的彼岸》。

1887年创作《道德谱系》。

1888年4月首次在都灵逗留。乔治·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开设关于尼采的讲座。5—8月创作《瓦格纳事件》《酒神颂》。(1891年出版)8—9月创作《偶像的黄昏》。(1889年1月出版)。9月创作《反基督的人》(1894年出版)。10—11月创作《看哪这人》。(1908年出版)。12月《尼采驳瓦格纳》(后收入全集出版)。

1889年1月在都灵精神错乱,送往耶拿大学精神病院。

1900年8月25日,病逝于魏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