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国乒的朋友们都知道,乒乓球这项运动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基本都在亚洲和欧洲。历史上只有美国乒乓球队是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非亚欧国家(十次冠军呢,也曾经阔过),不过那都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情了。
即便如此,南北美洲以前也有过华裔加拿大选手黄文冠、日裔巴西选手小山雨果等可以和世界冠军一较高下的运动员,今年又有那个叫雨果·卡尔德拉诺的巴西小将突然崛起,现在已经挺进了世界排名前十的位置,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和美洲比起来,非洲地区的乒乓球水平还是相对差很多的。那里的人民擅长的体育运动不少,但乒乓球算不上是其中之一。不过非洲人口基数大,因此也时不时能出一些水平还不错的乒乓球选手,相比于大洋洲和南极洲还是要好一些的(企鹅:废话)。
在当下乒坛,就有两位技术比较过硬的非洲乒乓球选手,第一位是埃及选手,叫奥马尔·阿萨尔(ASSAR Omar);另一位相信有不少球迷们已经很熟悉了,那就是尼日利亚选手、有非洲乒坛“雄狮”称号的夸德里·阿鲁纳(ARUNA Quadri)。
奥马尔生于1991年,和国乒的方博、周雨、闫安等人大致为一代选手。这位大兄弟身高有1米94,在整个乒坛都是极为罕见的。乒乓球运动对身高的要求还算比较灵活,像日本的伊藤美诚就只有1米50,照样能赢国乒的世界冠军;而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身高有1米90,也拿到过三次世界杯的男单冠军。
不过总的来说,高于1米90或者矮于1米50对打球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太矮了护台面积小,太高了动作可能不灵活。历史上比萨姆索诺夫还高的的乒乓球运动员打得好的不多,前南斯拉夫选手卡利尼茨(还是个直板选手)拿过世锦赛双打冠军,其他人成就都比较一般了(不过这么高打乒乓球的本来就不多)。
正因为个子高,所以奥马尔的技术风格十分向欧洲人看齐,主要以两面弧圈球致胜。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不惧退台,但却能在近台站住,上手也比较的积极主动,而不是许多欧洲人一样热衷于中远台防守反击,所以他的球侵略性相对更强,打起来不至于太过被动。
但奥马尔的球仍然有许多欧洲大个子运动员的通病,那就是弧圈球太正,中规中矩、冲不起来,重在连续进攻而不是快速致胜,这也给了对手很多反攻的机会。
2015年乒乓球世界杯,奥马尔和马龙打过一场球,表现得还可以,拿了第一局;去年奥地利公开赛,他赢了中国香港选手黄镇廷;今年世乒赛小组赛,他爆冷击败了德国世界杯单打冠军波尔。目前奥马尔世界排名21,历史最好排名16,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很不错了。
说完奥马尔,再让我们来聊聊阿鲁纳。
阿鲁纳生于1988年,和马龙、张继科是一代人,身高1米77,比奥马尔矮很多,但他的球却远比奥马尔要暴力——观察阿鲁纳的技术动作,相当简单,反手基本就是贴一下,一点也不先进,但正手却极具杀伤力,因为他的爆发力非常大,所以打出来的球总比想象中的要更有力量和旋转。
2014年世界杯赛,阿鲁纳面对大满贯选手张继科(也是后来这届世界杯的男单冠军),打得非常出色,2-4才输。张继科的球本就以爆发力大而著称,结果在阿鲁纳面前明显被压了一头,由此可见阿鲁纳的肌肉是多么的有力。
2016年里约奥运会,阿鲁纳更是大爆发,连克两位世界冠军选手庄智渊、波尔,杀入了男单前八。不过他运气不好,上次世界杯碰张继科,这次奥运会又碰马龙,结果0-4便缴了械,输得有些狼狈——阿鲁纳的特点就是不怕相持和阵地战,因为他体力好,力量大。但如果碰到马龙这种战术水平很高的运动员就很难打了,因此便出现了奥运会被龙队四两拨千斤击败的情况。
国际乒联改新塑料球后阿鲁纳的状态下降了很多,因为新球削弱了正手弧圈球的质量,让反手拧拉等技术的重要性又相对提高了,这对阿鲁纳这种正手打天下的选手而言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目前阿鲁纳世界排名20,与奥马尔接近。虽然称不上是世界一流水平,但他们毕竟都战胜过世界冠军(波尔:这……),实力还是有的。不过非洲地区的乒乓球基础确实薄弱,条件也不是很好,能打出现在的地位,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他俩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乒乓球选手。
还是那句话: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乒乓球运动要真正发展,就需要更多像奥马尔、阿鲁纳、卡尔德拉诺这样的运动员崛起,这样才算是真正走向了世界。希望其他大洲的运动员们再接再厉,创造出更好的成绩,国乒也欢迎大家来挑战,与高手对垒的战斗才更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