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作者:一个有情怀的历史老师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民族屈辱与不断探索的历史。作为帝国的首都——北京城,也难免被裹挟在历史的潮流中。近代史上的西方列强入侵,战火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从边疆海防到沿江内陆,甚至波及帝国的心脏。作为统治者所在,北京三次被侵略者占领,前两次都是在清朝治下,第三次掀起了全民族的艰苦抗战。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h1>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信心十足的英国,本以为打开了中国市场,源源不断的财富从这里产出。然而,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下,西方列强的如意算盘并未实现,为了进一步扩大权益,他们又预谋新的侵略。1856年的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英法勾结美俄,走上联合入侵的道路。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依然是从广州开始,英法联军一路北上,攻陷大沽炮台后,进逼京津,震惊的清廷赶忙签订城下之盟——《天津条约》。虽说赔款、通商、公使进京、自由航行一个都不少,但是欲壑难填的西方列强,还是在两年后再一次犯境。此番进京,英法联军直接赶跑了当时的皇帝咸丰,京城里只留下收拾烂摊子的恭亲王奕䜣。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道北京城的东北,直扑目的地——圆明园。作为最华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历经康雍乾三朝的修建,是清朝皇帝们办公休闲的重要场所。这里聚集了帝国的财富,堪称中西结合的典范。然而,乱世中的圆明园,就像一个弱女子,只能被英法联军 无情地凌辱。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两天内,我拿到了价值3000万法郎的丝绸、珠宝、瓷器、铜器和雕塑。”这是一位侵略者的 自述。撕下伪善面孔的西方列强,早已顾不得文明的体面。能拿走的都搬走,拿不走全部烧掉。“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是一个民族的哭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h1>

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过程中,传教士常常扮演着不光彩的“帮凶”角色。他们凭借着身后的西方势力,充当着侵略者的马前卒,强占民宅、强迫信仰、教案频发更是激怒了民族矛盾。19世纪末的山东、直隶一带,由民间的习武组织义和拳演变而来的义和团,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下,迅速蔓延到京津附近。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捣毁教堂、拆毁铁轨、破坏电线,义和团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外来侵略者的反抗。此时的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经历了由“剿灭”到“招抚”的转变。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想要利用义和团来巩固统治,借刀杀人的把戏又一次上演。把义和团当做对抗西方的武器,一旦发现没了用处,转过身又和帝国主义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随着义和团的壮大,西方列强再也不能容忍。面对着积贫积弱的中国,帝国主义相互勾结,企图通过战争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1900年的5月底,英、法、美、俄、德、意、日、奥组成八国联军,2000多人的部队从天津的大沽口登陆。以往面对一两个国家,清政府都是丧权辱国,如今八国联军气势汹汹,吓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狼狈逃跑。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这一次的清朝统治者,再也没有往日的余威,占领北京城的八国联军更是烧杀抢掠。作为联军统帅的瓦德西,更是供认不讳地说道,“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永乐大典》被毁,户部存银遭窃,民众被无辜戕害,得意洋洋的侵略者坐在象征皇权的宝座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h1>

纵观中国近代史,日本一直企图独霸中国。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从1915年的二十一条到巴黎和会的强占山东。时间进入20世纪30年代,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仅仅四个多月就占领了东三省的锦绣河山。关外无宁日,关内起烽火,1933年长城抗战,1935年华北事变。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侵略的步伐从未停止,占领东北只是第一步,日本要占领整个中国。华北危机、平津危机、中华民族危机!愤怒的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呐喊救国,促进全国抗日救亡的高涨。民情激愤,匹夫有责,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发动西安事变。一切都在向着团结抗日的局面发展。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自《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京驻兵已成常态,驻扎在北京南郊的日军总想着挑衅。其实,北伐胜利后的国民政府,曾经把北京改名为“北平”,意在求得和平安定。然而,国弱无宁日,1937年7月7日夜,宛平城外的枪炮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卢沟桥上起枪声,倭寇入侵多劫难”,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二十九军的将士浴血奋战。早在长城抗战时,他们就以大刀队奇袭日军,现在面对着兵力强大的日军,他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抗战。副军长佟麟阁殉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不到一个月北平就沦陷,至此开始长达八年的日伪统治。抗战胜利后仍用北平的名字,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式更名为北京。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后记</h1>

作为一座古老的大都市,北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多灾多难的近代史,北京的发展印下了时代的烙印。回望历史,唯有国强才能御侮,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近代史上北京的三次沦陷,前两次发生在清朝,最后一次全民抗战两个欧洲的强盗,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的勾结,镇压义和团宛平城外的枪炮,全民族抗战后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