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城山有哪些早期仙传名道(一)

作者:蜀西客
青城山有哪些早期仙传名道(一)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策源地和发祥地,也是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山,早期的仙道著作如《列子·周穆王篇》记载:“清都·紫微,天帝所居也。”“清都”即青城山,只是唐代改清为“青”,其意是青城作为仙境,“清虚以守神”,“天帝”就是黄帝。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在《五岳真形图序》中记载:“拜青城为丈人,署庐山为使者”。青城山自古被誉为“神仙都会”,因而青城山作为古蜀人,也作为整个华夏民族心目中的神山,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张陵在青城山创道,一方面是借助青城浓厚的宗教历史文化地位,另一方面是依托青城山早已形成的仙道文化氛围。无论是远古以黄帝为代表的神话传说,还是秦汉时期浓郁的方士游侠、神仙家所创造的神仙境界的神秘色彩,都为张陵创立道教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契合点,因此,传说中或现实中的早期仙道人物,以及他们所追求的境界,是与张陵创道一脉相承的。

轩辕黄帝

青城山有哪些早期仙传名道(一)

传说轩辕黄帝本姓公孙,是有熊国君少典的次子。后来娶西陵氏女嫘祖,生玄嚣和昌意。为了争夺天下,黄帝到青城山拜宁封子为师,学习龙蹻飞腾之术。至今青城山尚留有古迹。龙蹻飞腾之术与虎蹻飞腾之术、鹿蹻飞腾之术都是传自古代的轻功,是自古流传在青城山的绝世武功。《汉天师世家》说张陵“修九真之法,得出入水火之妙及养神轻身之术”。又传说黄帝在青城山谒见中皇丈人,秘传神仙真一之法。《先天本纪》载:“黄帝南至青城山,礼中皇丈人,问真一之道。”中皇山即《山海经》所载中皇之山,即指青城山主峰赵公山,自晋以来,就建有中皇观、青皇观、上皇观。因此青城丈人又称为中皇丈人。

青城洞经音乐中有一支乐曲叫做《串枝莲》,据传是描写当年太上老君在青城山与黄帝讲道,劝他不要再使用武力。一连讲了三日三夜,最后黄帝大彻大悟。

在道教中神仙共分为七个系统,每个系统又有左、中、右之分,轩辕黄帝在整个神仙体系中处于第三层次,其主神是太极金阙帝君。

宁封子

宁封子是上古黄帝时人。传说宁封子是为黄帝管烧制陶器的官员。因曾有一位神人教他生火,烟气能分出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他堆积木柴自焚,火中他的身体随着烟气时上时下。后来人们从灰烬中见到他的遗骨,葬在宁北山中,因此,他被叫做宁封子。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宁封子住在青城山北崖。黄帝拜他为师,请教三一之道。宁封子告诉黄帝,太上老君敕令天真皇人掌管峨眉山,那里是三一之道的本源,可到峨眉山问道。并因此而教黄帝龙蹻飞行之术,黄帝领受了宁封子的龙蹻飞行经后,能驭龙遨游八极。黄帝筑坛拜宁封子为五岳真人,所有山川都受宁封子统辖。

青城山有哪些早期仙传名道(一)

另一种传说是黄帝拜宁封子为师,学习龙蹻飞行之术,并因此而战胜蚩尤。于是黄帝筑坛封宁封子为五岳丈人,为青城山主神,并统领天下神山。青城山有丈人山,并建丈人观专祠宁封子,丈人观即现在的建福宫。

宁封子为第四系列太清太上老君名下的仙真,为信者福定定命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