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如意的逛美丽西湖,无论是游人还是本地市民,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如果逛着逛着突然冒出如云的蚊子群在你头上盘旋,恐怕每个人都会飞一般逃离。
最近一段时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附近西湖边就发生这样的奇景:蚊子肆虐,每一群都有铺天盖地感,一度造成周边群众和就医患者的困扰,严重时连街边路人都不敢通过。
惠州市卫生健康部门得悉后高度重视,迅速召集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医院内外及周边下水道和绿化带进行了拉网式消杀,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摇蚊与普通蚊子有啥不一样?
我在西湖边的荔浦风清住过好几年,蚊子当然有,但似乎也没有碰到过这么严重的蚊害。
一查,原来这是一种水生蚊子,双翅目摇蚊科。世界性分布,遍及各大区。世界已知5000余种。为一类十分常见,耐受性极强的水生昆虫,在各类水体中均有广泛分布, 其数量占底栖无脊椎动物总数的一半以上,生物量占到水生底栖动物的70%~80% 。数量众多,在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养鱼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昆虫。微小至中型。体形大体与蚊虫(蚊科)相似,多纤长脆弱,但大形的种类与蚊虫相似,则较为粗壮。体色多样,白色、黄色、淡绿色、黑色不等,可有鲜明的色斑。
这种蚊子与普通的蚊子不一样的是,它口器退化。也就是不会盯人?
在温暖的季节,水里食物丰富,雌摇蚊产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产卵几枚至几十枚,在母体的孵化囊里直接发育成小摇蚊,这些小“摇蚊”通常都是雌的。
也就是说,摇蚊完全是自己繁殖,发展速度远超普通蚊子。怪不得前段时间西湖边蚊子多到路人都怕的程度。
我们都知道,灭杀蚊子肯定是治标不治本。
有关部门展开调查,发现根源原来是污水直排入湖导致的。
一个湖边角落竟有6个排污口
这么严重的摇蚊孳生繁殖原来是西湖之一的南丰湖黄塘堤岸竟然有6处明显污水直排入湖引起的。
黄塘湖边的污水直排有历史了,很多年前我就看过有关根治这一片区排污管网的调查及设计方案,一直都以为这里处理清楚了。
现在发现的6个其中漫悦花园酒店前路段1个,黄塘社区文体广场右侧下湖楼梯口左侧10米、左侧20米、左侧25米、左侧100米共4个,再加上中心医院对面黄塘路口湖边雨水管道1个,这6个污水口水体发黑、发臭。
正是由于这6个排口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含氧量低,特别适合摇蚊的生长发育。
而据西湖管理部门反映,这些污水直排西湖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不但给西湖的水环境管理带来极大困扰,而且每年夏秋雨季或温度较高时,大量污水直排西湖,造成该片区水质恶化迅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水草大量死亡,水体浑浊。
现场正在进行道路两侧施工的工程实施方介绍,今年实施的西湖周边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示范项目,目标是通过黄塘片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的实施,建成“用户—支管—次干管—主干管—污水厂”完整的污水收集体系,减少污染物直接排放,从而改善西湖的污染状况。但目前工程的实施位于老城区内,建筑物密集,人流量和车流量大,内街窄巷多,且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雨污水管道施工空间有限,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困难重重。
更奇怪的是,本该截污工程会改善排污情况,但目前为止,第七小学周边直排西湖的污水口由原来的3个,反倒增加到现在的6个。
污水直接入湖为何难根治
西湖周边污水直排和老旧小区的截污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西湖管理部门的大难题,多年来,包括惠州市主要领导亲自调研、各部门规划、计划,对西湖截污实施过多次工程,均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或者说截污效率很低。
2015年开始,惠州在对西湖的南南湖等两个湖区进行水体修复成功后,继续在南丰湖进行水体修复整治,也对黄塘片区的堤岸进行截污。2107年宣布南丰湖水体修复获得成功,但这几年来仍时不时的冒出污水入湖现象。
目前西湖景区已获得国家5A级景区荣誉,惠州也针对西湖立法《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明确市政府应当建立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水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截污、引清、清淤、生态修复、驳岸治理等措施改善风景名胜区水质,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市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和建设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实行雨污分流。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逃避监管的方式向风景名胜区水体排放水污染物。同时明确,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未按照规定设置的排污口,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无责任(认领)者的排污口,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予以封堵。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水质监测预警制度,进行水质监测,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发现有污水排湖,西湖管理部门可以依据《条例》,立即采取措施彻底封堵这些排口,但在采访中,各有关部门的回复却充满顾虑和无奈,毕竟强行封堵这些排污口,肯定会造成该片区一些的污水回灌,会引起更大的社会矛盾。
显然,仍然是必须加大力度完善管网,彻底截污才是当务之急。
有规划有目标但进展太慢
西湖彻底截污按道理是没啥问题的,不就是沿湖边建一圈污水管,将雨污水分离后,分别导到不同管道,污水送去处理,雨水流入东江!管埋在湖边水下,想埋多大的管就埋多大嘛。
在前些年进行过多次截污工程的基础上,2017年底公布的《惠州市西湖截污工程规划》算得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了,比如规划要求以环境优先、可持续发展、可实施性、经济合理性等原则展开根治,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截污工程规划,有效改善西湖水质。同时,针对主要污染源制定了规划方案,其中对黄塘、上排、龙丰片区要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改造后片区污水经市政污水管收集并经泵站提升后排入污水管,最终经梅湖三期污水泵站再提升后排往梅湖污水处理厂;片区雨水经沉砂池后排至西湖。
2018年编制完成《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挺吸引人的:实施“碧水焕城”计划,推行环湖截污、清淤及驳岸修缮、引清、生态修复等工程。
环湖截污工程,即对惠州西湖周边市政排水管网、排入西湖的现状排水口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合现状编制西湖截污工程规划,在现有截流系统的基础上,提高截流标准,减少入湖污染物量。
但是,有一个事值得告诉各位:2018年下半年,惠州市实行供排污一体化改革,由市水务集团负责惠城中心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属原公用事业管理局组织实施的西湖沿湖截污工程,黄塘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整体移交,市排水管理中心作为市政管网的养护管理部门,也于今年3月起移交水务集团。
也就是说,原来的园林管理局(西湖管理局)与公用事业局合并,变成了市政园林事务中心,只负责管理维护,却不承担建设工程,排水排污等工程由水务集团负责。
2019年,完成了对西湖周边老旧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和西湖环湖雨污分流改造设计审查,组织了地下管线踏勘及迁改方案编制及招投标,其中重点就是黄塘片区。黄塘片区雨污分流改造示范项目包括新建长约4.64公里的雨水主管,长约6.34公里的污水主管,长约13公里的建筑立管改造,新建一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同时对施工范围内的小区环境进行改善等。
为加快补齐主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了《惠州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通过3年的努力,全市污水收集率由2018年的56%提高到66%。
根据实际情况,近期旧城区排水采用合流系统沿排水干渠设污水截流管,将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进行截流,排入污水系统,待道路或旧城区统一改造时,再实行污水、雨水分流排放。新建、改建的道路和小区一律实行分流制,建设污水、雨水两套排水系统。
从目前的情况看,西湖截污工程进展太慢,老的还没截住,新的排污口仍在出现。
6个排污口如何处理?
有关部门对西湖黄塘社区段污水管网渗漏排查情况报告也作出了回复,对排查出6处污水渗漏到西湖的情况制订了措施:
一、漫悦花园酒店前路段污水排入西湖的雨水管道口(1处)。主要原因分析:漫悦花园停车场附近污水管道年久失修,部分出现渗漏;漫悦花园酒店喷泉下有污水流出,未接入污水管道,直接排入雨水管道。
图1 黄塘社区文体广场右侧下湖楼梯口
回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后,把原有经过漫月花酒店停车场的流入西湖原污水管道接入黄塘主路新污水管道后,设计范围内无污水流入。
二、老旧截污管道部分污水渗漏排入西湖(3处)。主要原因分析:雨污分流项目在开挖湖边绿道后产生,初步了解是新做雨污分流管道后,旧管道直接被废弃,未及时将旧管网接入,造成原来的污水从截污的侧面流出。但对于未开挖路段,旧截污管道仍有水渗出的问题,其原因仍未查明。
图2 黄塘社区文体广场右侧下湖楼梯口左侧25米
回复:原第七小学污水管线复杂,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排查后,原第七小学大门档口和楼房污水管道多处直接排入第七小学,暂查出一处,正在协商拟定方案解决。
图3 黄塘社区文体广场右侧下湖楼梯口左侧20米
回复:原有湖边绿道旧污水管道与湖边绿道新建污水管道未完全接通的情况下,原有旧污水管道存在渗漏。当新建污水管道完善后,图3无污水流入。
图4 黄塘社区文体广场右侧下湖楼梯口左侧10米
回复: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排查后,发现黄塘市场原有污水管道直接排入雨水口直接流入西湖。等待黄塘主路施工后把黄塘市场原有污水管道接入黄塘主路新污水管道。图4无污水流入。
三、截污工程部分污水渗漏排入西湖(1处)。主要原因分析:原来截污工程不彻底,密闭性不够好,存在渗漏老旧问题。
图5 黄塘社区文体广场右侧下湖楼梯口左侧100米
回复:该排放口设计已经进行改造,雨水经颗粒分离器过滤后排入新建的雨水排放口,污水由提升泵站排至下游污水管。待黄塘项目施工完成后,图5无污水流入。
四、鹅岭北路黄塘路口雨水管道有轻微渗水的痕迹(1处)。经现场勘查,近期未下雨,但雨水管道仍存在渗水问题,其原因仍未查明。
图6 中心医院对面黄塘路口湖边雨水管道
回复:因原丰湖酒店停车场洗车水和污水管道渗漏直接流入西湖,按设计要求把原有的洗车水和污水管道接入新建污水管道。
上述措施肯定还是不能彻底解决西湖污水直排难题,但推一推,动一下,最终仍需等全面的环湖截污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