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在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中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封神榜》中的九尾狐,《聊斋志异》中里的小翠、婴宁,都是颠倒众生的狐狸精,古人总是喜欢把狐狸比作美丽、狡猾女子的化身。
可见狐狸是一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动物,而白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太萌了,连战斗民族都投降了</h1>
白狐,生于北极,因为全身雪白而得名,生于冰雪世界它,被人们誉为雪地精灵,它的可爱让战斗民族铁汉也融化了。
俄罗斯一名渔夫在捕鱼时遇到了一只北极狐,这北极狐觊觎渔夫放在冰洞中的鱼。一次次试图靠近,每一次都被渔夫喝止。
再三试探之下,始终无法得手,北极狐干脆在洞口撒起泼来,它不断地刨起洞边的冰雪,似乎是要卖萌求鱼。
最后,连战斗民族的猛汉都受不了北极狐的软磨硬泡,被它逗得哈哈大笑,北极狐也成功的拿走了一条鱼。
看了这只北极狐,你大概就能清楚为什么有“狐仙”、“狐狸精”一说,实在这些小东西太勾人了,而且还懂得察言观色。美丽的外表下,实是一颗逗逼的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你见过一招从天而降的“嘴法”吗?</h1>
这种古灵精怪的动物,在捕猎时也充满了趣味。跳水你见过,跳雪你见过吗?
在被漫天冰雪的北极冰川上,一些北极狐高高跳起,头朝着雪地,猛地扎下去,这滑稽的姿势,像极了奥运会上菲律宾的跳水运动员,一些技术不过关的北极狐,经常摔的四仰八叉,有的嘴巴都撞歪,你可能会好奇,它们这是在干嘛呢?
原来这只是北极狐在觅食,北极的冬季,大部分食物都被冰雪覆盖,旅鼠成为北极狐唯一的食物来源,北极狐灵敏的嗅觉,能嗅到雪地里旅鼠的味道,慢慢挖下去,旅鼠早逃之夭夭了。
唯有出其不意,使出一招天而降的“嘴法”,将冰雪中的旅鼠直接按住,这招“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看似滑稽,却是北极狐专研多年的捕猎神技。在极地生存,没有一技之长是活不下来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不止狐假虎威,还敢狐假熊威</h1>
北极狐能在北极生根,不是靠卖萌,夏天,食物丰富,它们在丘陵地带筑巢,储存食物,到了冬季,食物匮乏,当洞中的食物消耗完,它们不得不在冰雪中觅食,它们离开巢穴在5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一场4600公里的迁徙,每天的行程可达90公里。
正在褪毛的北极狐
在零下50°冰原上,它们艰难的寻找猎物,但暴风雪将一切食物掩埋,北极狐无奈,只能练就“从天而降的嘴法”,捕不到旅鼠的时候,北极狐只能跟在北极熊身后捡食食物残渣,在冬季,北极熊身后经常会跟着2-3只北极狐,它们必须胆大心细,因为饿极的北极熊也可能袭击北极狐。
擅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正是北极狐能够在极地生存的重要原因,它们懂得和其它动物打交道,这份机灵用到人身上,就成了我们常说的“通人性”,民间有不少人和狐狸的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现实版“白狐报恩”</h1>
1976年,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因为酷爱钓鱼,在缸里存了不少鱼,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发现鱼总是莫名其妙地少。
直到某天回来,却听到水缸里动静很大,走近一看才发现一只狐狸在缸里打转,原来这是一只偷鱼的野狐,狐狸不小心掉进了缸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这位管理员正要动手,却看到狐狸的眼里满是惊恐,甚至还有眼泪。他心下一软,就把狐狸给放了。
这一放,却是救了他自己一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种急促的抓挠声音和呱呱鸣叫吵醒。管理员一看,是他放走的那只狐狸,这狐狸不住的原地打转,管理员以为是它肚子饿了,拿出鱼来喂它,可它却动也不动,只是咬着他的鞋帮往外拉,他迫于无奈,只得往屋外走,谁知刚走出屋子,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即被震塌,举世皆惊的7.8级大地震轰然降临。
这个狐狸报恩的故事虽然真假难辨,但不难看出狐狸在人们心中的独特位置,它们充满灵气,惹人怜爱,也难怪蒲松龄喜欢把狐狸当作狡黠、美丽女子的化身,它们实在是世上最聪明、美丽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