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的生活从来不需要靠这些证明

1000元以下的鞋子不穿,衣服只喜欢某个品牌、某个品牌,电脑只需要某个品牌,汽车喜欢某个品牌,手机不被苹果使用,包包、化妆品只挑几个大牌...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处都能闻到金钱和名利的味道,大多数人似乎只看到名牌。

当然,我不排斥名牌。除此之外,很多人对自己的品质或设计真的印象深刻,从心底里喜欢某个品牌的某个产品。然而,有多少人只是用名牌包装自己的生活,用名牌标榜自己的品味?

更何况他们没有可观的消费能力,却在名牌包装下被生活挟持绑架,过着买买买的信用卡生活。多少月薪三五千的小姑娘,被消费的欲望,无数的鸡汤,营销的洪流都在奔跑,炸飞朋友圈的口红只是冰山一角。

有一个菜花小姐也很爱写作。她用10万元买的课写出来,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强烈共鸣。毕业两年后,她从来没有刻意压抑自己的消费欲望,备足化妆品和衣服,没有存过工资,欠了近10万的卡债。

当我们把自己设定在一个现实的标准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理智,盲目随大流,最后变成一张自我约束的网,把自己设定得越来越深。

短暂而不可复制的人生,我们都想过美好的生活,但美好的生活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是那么别致和精彩,看你的喜好。

记得《红楼梦》里有一段话,说刘奶奶到大观园来,和马葭吃饭,他让王熙凤放点茄子喂刘奶奶。刘姥姥吃了不相信是茄子,笑着说:“虽然闻起来像茄子,但就是不像茄子。”告诉我我是怎么得到它的,我会得到它并吃掉它。

于是,王熙凤就把茄子的这种做法告诉了刘奶奶:“刚下来的茄子去皮,肉刚洗干净,切成碎指甲,用鸡油炒一下,然后用鸡胸肉和香菌、新笋、香菇、五香果干,都切成指甲,用鸡汤煨一下,收香油,拌坏油,放进去。

做个茄子确实杀的人鸡毛蒜皮,但生活的质感和高尚精神脱颖而出,不需要金玉来装饰。

生活的品质从来不在于外在土豪的炫耀,也不在于名牌LOGO的包装,而在于生活细节中的关怀与享受。

朋友莫然是个大忙人。她去上班,做采购代理,养孩子。她是身边活生生的女超人。然而每次出现,她都穿着得体,化着精致的妆,最迷人的是脸上的平静和幸福。

她也有自己喜欢的品牌,但你也可以在她身上找到不是名牌的衣服和配饰,但你永远看不到任何廉价或不服从。她每年在家里和工作场所忙碌的时候,仍然会安排时间去旅行。她更喜欢寄宿家庭和青年游,在路上讲故事和遭遇,这常常让她的朋友着迷。

她喜欢把水果切成漂亮的形状,放在精致的果盘里送给家人。她喜欢把食物做得美味多彩,让人流口水。她过着像诗一样忙碌的生活,但她说她喜欢烟花。

美国投资者查理·孟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的公司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但他更愿意成为一家国有航空公司。

从舒适性、便利性和酷指数来看,选择私人飞机更好,但查理·孟格给出了答案,“我喜欢参与生活,而不是被孤立于生活之外”。

高也在《我为什么不买房》中写道,他和妹妹受母亲言行影响,没有买房。他们周游世界,感到非常快乐。他说:“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所困。”

“人生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如果你走不远,如果你一分钱都没有,那就读诗吧。诗意味着你坐在这里,它很远。”

在我看来,他们都过着非常美好幸福的生活,他们的幸福不是来自于外在的物质,而是来自于参与生活的乐趣,来自于享受生活的精彩,来自于精神世界的丰富。

谁说几千条裙子一定比几十块钱的t恤看起来贵,谁说可以方便携带的小品牌包包一定赶不上古驰,谁说安卓系统一定赶不上苹果的iOS,谁说你开着跑车飞驰而过的时候一定比我骑着自行车笑得更开心?

名牌包装下,有质感和设计感带来的舒适和享受,也有华丽包装无法掩盖的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苍凉。

美好的生活不一定要靠成功名利,也不一定要靠名牌包装,但却在每天的生活经历中凸显出来。

正如查理·孟格所说,“我通常做我想做的事情。如果有人不喜欢我的风格,那就这样吧。我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欢我。”没有人不期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想要取悦的只有自己。

好的生活从来不需要靠这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