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随笔,不一样的月光
岳峰
城里的月光淹没在酒吧里,淹没在霓虹灯下,淹没在繁华的街道里。
天光暗了下来,夜幕还没有完全降临,大街上的灯就亮了起来。一排排路灯像一个个守岗的哨兵屹立在马路两边。
城里的夜是从路灯打开开始的。路灯亮了,夜幕降临了,工作一天的人们出来走走。他们散散步,舒活舒活筋骨,释放释放工作压力。年青的倩男靓女们出来走走看看,逛逛夜市,购购物,尝尝路边摊位的特色小吃;不远处有音乐响起,大街上霓虹灯闪闪烁烁;酒吧随着夜的到也来热闹起来。猜拳声,碰杯声,服务员上菜的吆喝声把城里的夜渲染的繁华,迷幻,充满活力。月亮挂在乌蓝的天空上默默地播撒着清辉,茭白的月光抚过屋顶,抚过院落,抚过街道上的每一个人的面孔。在这些或忙或闲的脚步中谁又感到月光的存在呢。。。。。。
乡村的夜是恬静的,当西方最后一缕晚霞隐没在群山之后,乡村的夜来了。
农人们从田间归来。屋子里的灯亮了,桌子上饭菜冒着腾腾热气,一家人团团围定。屋外有狗叫声。不谙世事的孩子在月光下捉迷藏,丢沙袋,抓麻雀,突然听到母亲的呼唤声,放奔子向家跑去。
夏日,清闲的时候,朗月高照,全村的大人小孩都聚集在东风口。大人们摇着蒲扇,家长里短,小孩子们打闹,追逐,嬉戏。
少数人饭后串串门子。要好的人家攒在一起嗑着瓜子,抽两支香烟,拉拉呱,聊聊天。张家的收成怎么样,李家下个月要嫁女。。。。。。
农忙的日子里,乡村的夜是沸腾的。尤其是有月亮的晚上,庄稼人勤勤恳恳不分昼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秋收的夜。父母白天收割晚上打场。稻场剖好了,碾子在稻把上滚了一圈又一圈,发出吱吱呀呀摩擦声,父亲的冗长的牛号子响彻了全村,高亢悠远。月亮悬挂在中天,俯视着大地,默默地播撒着清辉。这清辉洒在旷野中,洒在小径上,洒在草堆上,洒在稻场上,洒在牛背上,洒在父亲的肩膀上,洒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洒进每一寸黑暗可以到达的地方。
碾子停了下来,起场了。全家人陆续来到稻场上。爸爸妈妈抖稻草,大姐二姐打草垛子,大哥扫场,四姐清边,弟弟一旁在叉草。一家人分工协作,忙的热火朝天。中天的月亮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家子,一边播撒着清辉,一边把这个热烈的场面拍成黑白片投射在秋夜的大地上。
夜深了,姊妹们都已睡去,父亲一锨一锨把稻谷撒向天空,母亲用扫帚稍轻轻滴略去稻谷上的浮草。场没有扬完,风停了,父亲打个草铺就地安眠。月亮温柔摸摸父亲的额头,抚摸着由于劳累而没有洗过的脚,轻轻,轻轻,轻轻,像一个母亲心疼地安抚着自己的孩子。稻场上,瞬间响起了父亲均匀的鼾声。。。。。。
农忙的夜,乡村的月亮是一种累,这种累是一个庄稼人的不舍,是故乡父母的一种向往,是白天劳作时间的延伸。
乡村的月光和城里的月光是相同的,又是不同的。
(202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