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宠臣挟功自傲,长子起兵反叛,五代明宗最终悲骇而亡

作者:大溪水内沙中土

读旧五代史,每日分享重要历史记录,以及感悟。

自古以来,乱世多治世少,其中有道之君更是少之又少,而五代乱离之际,后唐明宗李嗣源是其中少数值得称颂的。假若能多给他些时日,或是早几时登帝,也许后唐能够真的继承大唐之业,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宠臣挟功自傲,长子起兵反叛,五代明宗最终悲骇而亡

后唐明宗李嗣源,本沙陀人,被武皇李克用收为义子,自此之后随武皇,以及李存勖,征战沙场,浴血奋战,多有战功,其已经达到“徳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高度。因此受到庄宗李存勖的猜疑。

恰好此时魏博兵乱,本是奉命征讨,却被乱兵劫持欲拥戴自立,李嗣源假借收复其它散兵脱出控制,既而与部下汇合。商议之后,决定取地汴州,为自己铺下对峙的基础。

宠臣挟功自傲,长子起兵反叛,五代明宗最终悲骇而亡

李嗣源兵贵神速,比李存勖早一步控制了汴州,此时,后唐大部分重要军队纷纷投靠李嗣源,李嗣源兵力大增,实力空前雄厚。与李存勖相隔数十里,却并不拜见。加上身旁诸将轮番劝说,由此其心已有觊觎帝位之意。

李存勖见大势已去,无奈只得退回洛阳,准备整兵再战。谁想到祸起萧墙,郭从谦为了替郭崇韬报仇起兵得胜桥反叛,李存勖领兵平叛,却死于乱军箭下。

李存勖身死消息传出,李嗣源手下立时建议他迅速兵发洛阳借安定京城之名准备称帝。

宠臣挟功自傲,长子起兵反叛,五代明宗最终悲骇而亡

李嗣源表面上拒绝称帝,并坚称等魏王李继芨回京继位,或者寻觅其它王储继位。

私下里李嗣源的部下安重诲却四处秘密扑杀各位王储,剩下的或者被乱军所杀,或不知所踪。

魏王李继芨知道大势已去,倘若回京,李嗣源手下定然不会放过自己,天下再无安身之所,不得已自缢而亡。

就这样一切障碍均被扫除,李嗣源以六十岁而登帝位。

在位七年,七年之中有爱戴百姓之心,只是其沙陀人本性难改,仍旧是赏罚不清,对于长子李从荣肆意妄为没有及时制止,助涨了他最后反叛夺位的野心。纵容手下徇私枉法,许多功绩卓著的臣子被屈杀。

李嗣源临崩之前的几日,身体不适,一日丙子,身体突然非常不舒服,到了己丑已经接近昏迷不能行动的状态。

秦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从荣,在此之前便已认定父王身体不适或已身故只是秘不发丧。

秦王本来被明宗属意,以待接替皇位,此时认定父皇已薨,自己继承皇位的遗嘱尚未昭示天下,自己多年来任意妄为,并不受朝中诸臣待见,如果宫中有变,自己如何应对。思来想去不如背水一战,杀入宫中直接自立为帝,当下便与手下人商议对策,一切做好准备,只待第二日发难。

明宗本已昏迷,谁知当夜四鼓过后,竟突然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并且一下子就从卧榻上翻身而起,兴奋异常,四下寻觅,见到知漏宫女便问道“今夜是什么时辰了。”宫女答道“刚过四更。”“官家可是完全恢复了,感觉如何?”明宗说“好多了,我现在头脑清楚多了。”

明宗说完之后,忽然胃内蠕动,向外呕吐,竟是吐出肉片数块,鲜红粉嫩,与肺叶极为相似,接着又向溺器中撒尿一升有余,顿时感觉浑身清爽,大胜从前。

宫中嫔妃得到消息,纷纷赶到,一起向明宗祝贺“官家今日算是还魂了,我们可是替官家高兴。”说话之间,明宗已是自己吃了一碗粥,宫中御医又急忙制作了食补,端了上来,到天明时分,明宗已是康复许多。

这夜间宫中的变化,秦王没得到消息,第二日直接带了牙军列阵于天津桥。

本是与秦王联系好的内应没能出宫接应,秦王又被四面赶来的禁军拒之门外,而且打还打不过,无奈之下,秦王只得带兵退回河南府,却被皇城使安从益扑杀。

宫中明宗得到消息,心中既悲又骇,悲的是本是寄予厚望的李从荣居然起兵反叛,骇的是没有自己的命令,居然有人敢径自斩杀皇子。

此时一种孤家寡人的悲哀浮上心头,明宗身躯巨颤,他不再是那个驰骋疆场,挥戈舞刀的将军,而是一个行将迟暮的垂垂老者,他希望得到子女在身边的照顾,希望得到他们的亲情,可惜眼前只有冰冷的宫墙。

明宗李嗣源心力交瘁,哀伤痛苦双重压在心头,让他几度昏厥,几度从卧榻之上跌落。由此身体每况愈下,再也难以恢复。不得已下旨,紧急召唤宋王李从厚火速进京。不待宋王赶到,便已驾崩。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嗣源沙场进出无数回,全身而退,并以养子之身荣登帝位,时也,命也,人和也!

庄宗李存勖本是英明果断之人,可惜后来任用伶人为官,纵容妻子敛财,诛杀有功之臣,对于李嗣源来说是天时,李嗣源抢先占据汴州是为地利,后唐名将纷纷投靠可谓人和,三才加身,诸王退让而得帝位。

纵观李嗣源波澜壮阔的一生,可谓是少年征战,马上成名,壮年建功,老年登帝。

宠臣挟功自傲,长子起兵反叛,五代明宗最终悲骇而亡

其治国之时弊曾被大理少卿康澄言中,“为国家者有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三辰失行不足惧,天象变见不足惧,小人讹言不足惧,山崩川竭不足惧,水旱虫蝗不足惧也;贤士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也。”

正是这上下相徇,毁誉乱真之弊才会有宠臣安重诲污死重臣任圜,秦王李从荣恣意兵叛。

由此可见为国为家者当知这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才能安邦定国,国泰民安。

我等小民愿我华夏子孙以史为鉴,在疫情时代,牵手互助,共渡难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