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吉思汗,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他统一了漠北蒙古部落,远征的足迹抵达了欧洲的黑海海滨。他所建立的政权和法律,至今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仍有积极意义。
当后人在感叹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时,也不免心生许多疑问。比如,在长达数千公里的战线之上,成吉思汗庞大的军队,粮草供应如何跟得上?
食者,民之天,兵之命。粮草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宏观层面讲,战争其实打的就是国家综合实力,打的是粮草、战略物质。
粮草供应,从古至今都是战争中非常复杂的问题,以汉击匈奴的漠北之战为例,汉军的作战兵力是十万骑兵,同时动用了五十万步卒、十四万匹军马从事后勤运输补给,为大军的作战服务,其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汉武帝时期,在长年累月的对抗匈奴战争中,不仅耗光了自汉高祖以来的国库积累,还导致农民负担沉重,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不仅如此,在实际战争中,如果运输线太长的话,非常容易遭受敌人攻击。而一旦运输补给线被切断,士兵吃不饱饭,战斗力自然下降,军心也不稳,很容易因此而战败。但如果加强兵力保障运输,又会增加后援消耗,削弱前方一线战场的兵力。
中外战争史上,因为粮草问题而陷入困境导致战役失败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1,长平之战,赵军主力因粮道被秦军截断,导致全军覆灭。赵国此战伤亡45万人,精锐损失殆尽,再无力与秦国抗衡。
2,官渡之战,袁绍十万大军对阵曹操二万大军,最终曹操烧掉袁绍的粮草,而导致袁绍最终兵败。
3,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第6军团因粮草中断,最终全军覆灭,德国自此开始失去战争主动权。
那么,成吉思汗远征欧亚大陆的秘诀是什么呢?又是如何解决粮食补给问题呢?
在成吉思汗的创业过程中,有三大法宝功不可没:“烈马、弯刀、风干牛肉。”分别对应解决了征战中的交通、武器和粮草问题。
鲜为人知的是,在风干牛肉成为成吉思汗行军粮之前,成吉思汗也曾饱受粮草的困扰。
公元1190年的“十三翼之战”中,成吉思汗所率大军被敌人围困,粮草不济,险些因此全军覆没。脱险回家后,妻子为疲惫不堪的成吉思汗准备了美味的风干牛肉,他吃后顿感肉香透心,精神振奋。
后来,他将风干牛肉用来犒赏将士,食用后无不感到精力充沛、士气大振。
1,风干牛肉质量轻盈,士兵自身便可随身大量携带,可供一个月左右的食用。而且便携,不易洒落。
2,风干牛肉便于保存,不容易变质,一般至少都能保存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3,风干牛肉营养丰富,不仅能快速补充体能,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这远非一般干粮所能比。
成吉思汗从此便将风干牛肉用作行军粮随军食用,一举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粮草问题,为蒙古骑兵驰骋欧亚大陆的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如今,抗饿又解馋的风干牛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经成为零食界的“扛把子”!
有谁能想到,一块小小的风干牛肉,也曾为成吉思汗和他所缔造的庞大帝国立下过汗马功劳。
注:图源网络/侵删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6">
往期精彩推荐</h1>
天下苦双十一久矣!明明我想来购物,为何偏要让我算奥数?
以后空了请你吃饭!四川美食界潜台词大全,你都懂吗?
庖丁解牛:风干牛肉吃法大全
为什么牛肉是“肉食鄙视链”上神一样的存在?这篇文章讲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