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啤酒、小龙虾是很多朋友的世界杯普遍夜宵食品的话,那广西人则习惯露天里边撩螺边猜码顺便看世界杯。
但是最近广西个别地方发生了因为撩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为此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提醒大家这种看到这种螺的话千万别吃会中毒!而且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品。
可能有人会觉得肯定是那种大大个的福寿螺了,还真不是!那个福寿螺虽然恶心了点但是是无毒的,今天灵犀要说的是一种海螺。
<h1>织纹螺</h1>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可别小看这种螺,早在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201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风险警示》。当前正值食用螺销售旺季,但有些消费者缺乏辨识能力,误买误食织纹螺引起中毒,织纹螺含有河鲀毒素,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
因为这种螺只有大概0.5厘米大小我们也不能说是老板故意买回来害人的。只是有可能在捕捞过程夹带的的。为保护公众身体健康,避免因食用织纹螺引起中毒,食品药品监管局现发出以下风险警示:
一是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二是公众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误食织纹螺后,一旦发生中毒症状,应当立即自行催吐,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三是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新闻来源: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