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女搭档,广为人知的是宋丹丹和高秀敏。
在宋丹丹之前,赵本山还有一个搭档,是和赵本山一起走红的黄晓娟。

1990年,赵本山在辽宁电视台演了一个小品《相亲》,被央视春晚导演看好。
春晚导演要求赵本山换一个女搭档,赵本山找到赵丽蓉,却被对方以风格不合适拒绝。
经过千挑万选,赵本山在沈阳找到了落落大方的黄晓娟。
赵本山和黄晓娟的合作非常成功,《相亲》之后两人迅速走红。
1991年春晚,黄晓娟和潘长江第一次合作,演出小品《歪打正着》。
1992年,赵本山和黄晓娟又合作了《我想有个家》,同样脍炙人口。
这一年春晚之后,黄晓娟离开了赵本山,开始长期和潘长江合作。
用黄晓娟的说法,是她认为和潘长江的身高差会更有喜感,让观众一看就乐呵。
1993年春晚,黄晓娟和潘长江合作了小品《桥》,果然大受欢迎。
黄晓娟挑着箩筐和潘长江跳舞的画面,诙谐搞笑,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潘长江开玩笑说自己是“第三者”,把黄晓娟从赵本山的手里抢了过去。
2001年,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的《卖拐》和潘长江闫学晶黄晓娟的《三号楼长》同时入选春节晚会。
当天晚上直播时,由于黄宏小品超时,导演临时决定把潘长江黄晓娟的小品砍掉,以保证准时敲钟。
得知这个消息,三个人都很失望,毕竟准备了那么久,第一次上春晚的闫学晶直接落泪。
看着兄弟和曾经的搭档,赵本山站了出来。
他找到导演,要求把自己的《卖拐》缩减几分钟,留下《三号楼长》。
就这样,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紧急修改剧本,甩掉几个包袱,整整省出了4分钟的时间。
纵然如此,《卖拐》还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黄晓娟当年走红之后,自觉文化方面有所欠缺,参加了成人高考,考上辽宁省文化艺术大学,后来又考入前进文工团成为副团长。
这期间,黄晓娟从未放弃演艺之路,她出演过《老道口》和《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等诸多电视剧,也参演过不少小品。
提起搭档,黄晓娟说最默契的是潘长江,两人在一起很有喜感。
至于作品,黄晓娟说她最喜欢的还是当年和赵本山合作的《我想有个家》,她说她最适合的还是贤妻良母的角色。
如今的黄晓娟,已经是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工作更加忙碌。
对于观众期待的她和赵本山的再度合作,她说,本山企业那么大,我一边忙单位一边忙演戏,大家都在忙着各自的事业,合作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看来,观众只能在过去的影像记录中重温他们合作的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