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创业板设立十二周年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服务“三创”“四新”能力跃升

2020年以来,创业板指累计涨幅超80%,涨幅居于全球主要指数前列

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十二周岁生日。这12年间,一组组鲜活的数据彰显出创业板开拓进取的活力与魅力,刻画了中国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轨迹。

这12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从28家增至1050家,总市值13.09万亿元;创业板公司累计股权融资10896.16亿元,资金直接投向创新创业领域,进一步推动新经济发展;616家公司复权后股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100%,投资回报良好。

如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正大步向前。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创业板也得以插上腾飞之翼,服务“三创”“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高质量发展群体显现

12年来,创业板不断完善资本工具,助力企业做优做强。截至目前,创业板公司累计IPO融资6080.35亿元,再融资4815.81亿元,股权融资金额合计10896.16亿元,资金直接投向创新创业领域,进一步推动新经济发展。

随着创业板企业发展壮大,投资者也得以分享新经济成长红利。2020年以来,创业板指累计涨幅超80%,涨幅居于全球主要指数前列。截至目前,956家公司复权后股价高于发行价,其中616家公司复权后股价较发行价涨幅超100%,投资回报良好。

如今,创业板高质量发展群体已经显现。截至10月29日,创业板已有16家公司市值超千亿元。2021年上半年,创业板盈利5亿元以上的公司达55家。700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395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在50%以上。

“三创”“四新”特色彰显

注册制改革落地后的创业板进一步拓宽了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包容度,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支持传统创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近六成。

聚焦“三创”“四新”板块定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在创业板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更加凸显。四大产业公司数量合计近500家,占创业板公司总家数的比重合计近50%。

聚集在创业板的创新创业企业,非常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突出。2009年至2020年,创业板公司累计总研发投入超5000亿元,且板块公司总体研发强度不断增加。

打造规范透明的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自设立以来就进行了一系列贴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特征的制度尝试和创新。在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过程中,深交所持续优化持续监管规则体系,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深交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深交所共处分创业板上市公司20家次,相关责任人员110人次。

创业板培育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夯实了新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创业板593家公司在上市前累计获得561.75亿元的创投机构投资,以目前股价模拟测算投资增值近16倍,这些创投资本退出后又重新投入早期阶段的新经济企业,推动了资本“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深交所表示,站在新起点上,创业板将继续高举服务创新创业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守“三创”“四新”定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