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林帅堂兄,危难之际拯救党,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个抬棺下葬之人

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党和国家前仆后继,做出了牺牲和贡献,而在这些人中,只有一个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一个执绋抬棺的人,他就是林育英。

他是林帅堂兄,危难之际拯救党,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个抬棺下葬之人

在我党早期,有“林氏三兄弟”在党内担任要职,他们分别是林育南,林育英,林育容,他们是堂兄弟的关系,其中林育容就是我们熟知的林彪元帅。

三兄弟中,林育南是第一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林育英也决定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立志让天下穷苦的老百姓当家做主。

1919年,林育英在武昌开办了利群毛巾厂,因为经营有方,工厂生意兴隆,为了发展党的地下力量,林育英以工厂为掩护,经常在这里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一些党的高层如林育南,恽代英,项英等都参与其中。这种方法也引起了在长沙主持革命活动的毛泽东的注意,他认为用工厂作掩护的办法极为妥当,于是写信给林育英,希望他能帮自己在长沙也开个分厂。

林育英对毛主席的名号早有耳闻,收到信后,立刻带着重新购买的设备和老员工去了长沙,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很快就站稳脚跟。毛泽东从上海开完中共一大后,回到了长沙,看到欣欣向荣的工厂,满怀感激地对林育英说:“林师傅辛苦了,我是毛泽东。”

二人对彼此之间的事都熟悉,再加上共同的革命理想,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林育英被介绍入党,成为我党的骨干。

他是林帅堂兄,危难之际拯救党,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个抬棺下葬之人

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林育英的身体饱受摧残。

1925年,他被组织派往上海杨树浦担任地委书记,在一次组织工人示威游行时,和军警发生剧烈冲突,头部被砸开一寸多的口子,好在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1929年,为阻止敌人殴打,辱骂中国女工 ,林育英带领共工人与其斗争,却被抓到上海监狱,受到毒打,经过组织全力营救,最后被释放。

1930年,在担任满洲里工委书记期间,林育英被叛徒出卖,遭到日本人的逮捕,经过一年多非人的折磨,最后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

此时林育英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中央为了保护他,派他去了苏联,一是为了养伤,二是可以让他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保持中共与共产国际的联系 。

在苏联期间,林育英出席了共产国际“七大”在莫斯科召开的会议,并且参与了《八一宣言》的拟订,宣言的中心思想是要在国内建立抗日民主统一战线。

从林育英去苏联后,国内也发生了许多大事,尤其到了长征期间,中共彻底失去了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为了传达会议精神,共产国际决定让林育英回国,他欣然领命。

林育英化名“张浩”,从苏联进入内蒙,穿越茫茫戈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1935年11月中旬与毛主席在瓦窑堡相见。

他是林帅堂兄,危难之际拯救党,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个抬棺下葬之人

在瓦窑堡,毛主席和林彪一起接见了林育英,毛主席对他说,林彪已经是我军主力红一军团的军团长,长征时期立下赫赫之功,听到自己的堂弟有这样的表现,林育英非常开心。

他接着把自己在共产国际七大听到的重要指示精神都一一向主席做了说明,并把《八一宣言》的主要内容跟大家做了会报。

会见结束后,林育英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但此时,主席却告诉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帮忙完成。

原来,此时中央面临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问题。在长征途中,张国焘率领左路军,违背中央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决定,在四川卓木碉另立“中央”。

虽然中央发出好几次电报催促其北上,但都无济于事,此时的中央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共产国际的名义,才能达到约束他的目的,而林育英正是最佳人选。

听到主席的请求,林育英感到身上责任重大,他意识到这是关系党未来命运的一次抉择。

他是林帅堂兄,危难之际拯救党,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个抬棺下葬之人

在给张国焘发送的第一批电报中,林育英告诉其党内团结的重要性,但是张国焘却认为自己的中央才是真正的中央,并坚持自己的做法。

直到第二批电报中,林育英提出“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上争论可提交国际解决。”的方案,才使张国焘感到压力的巨大,如果自己固执己见,那么必然会导致林育英向共产国际反应情况,而林育英的态度必然影响共产国际的态度,自己坚持下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最后他接受了成立西南局的做法。

之后,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不断遭到失败,很多支持他的将领开始动摇当初的想法,再加上林育英,周恩来等人的电报催促,最后张国焘终于放弃了南下的想法,开始北上。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的三大主力终于合在了一起。

1937年,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红军改编为了八路军,其中刘伯承任八路军129师师长,林育英任师政委,徐向前任副师长。

到了1937年年底,林育英的旧伤发作,无法继续工作,中央派出邓小平接替他的职务,并让他回到延安好好养伤。

1940年,在参加庆祝五一劳动大会上,他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台上,后来,日军进行轰炸,一颗炸弹在林育英住所旁边炸开,受到刺激,他的病情恶化,于1942年3月6日凌晨,在延安病逝。

面对林育英的去世,毛主席亲自写下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

在公祭日前, 毛主席对大家说:“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他的去世,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同志们的心情也是如此。为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我提议,他的灵柩由我们几个主要领导人亲自抬。”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是林帅堂兄,危难之际拯救党,是毛主席一生唯一个抬棺下葬之人

这也是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为战友抬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