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一首《枉凝眉》唱的是情丝百转,荡气回肠。有很多人说,这首曲是说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也有人说是写贾宝玉和林黛玉,其实,我觉得这曲子真正描写的是史湘云和妙玉。
我们分析下这首曲子。阆苑是阆风之苑的缩写,传说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的居住之地。东晋·葛洪《神仙传》中有:"昆仑圃阆风苑,有玉楼十二,玄室九层,右瑶池,左翠水,环以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王母所居也。"用在诗词中多是指神仙的住所,或者是帝王宫苑。那么阆苑仙葩,有是指什么呢?葩是指花,也可引申为华美的意思。而阆苑仙葩一般是指海棠花。比如贾耽在其所著的《百花谱》中将海棠评为“花中神仙”,再如同在唐朝的李绅在《海棠诗》中写“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又如宋朝沈立的《海棠百咏》中也有“忽认梁园妓,深疑阆苑仙”之句。另外,在整部红楼梦中,葩也仅出现过一次,是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怡红院迷路探深幽》中,其中写到“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由此看阆苑仙葩是海棠无疑了,那么海棠花又代表了谁呢?
《红楼梦》七十二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有一一写到。薛宝钗是牡丹,林黛玉是芙蓉,探春是杏花,李纨是老梅等,而海棠就是史湘云。湘云摇出一签,“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这诗是摘自苏轼的《海棠》一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到此,我们能推断,一个阆苑仙葩就是说的史湘云了。
阆苑仙葩是史湘云,那么美玉无瑕又指谁?不可能是贾宝玉,因为贾宝玉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脂砚斋批注: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瑕就是玉上面的小斑点,所以贾宝玉不能称作是美玉无瑕。同样,也不可能是林黛玉。书中通篇可见林黛玉的小毛病很多,史湘云说她是“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丫鬟小红也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林黛玉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小缺点,才显得真实可爱。《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很大一部分写的就是林黛玉的作。而且,我认为,“美玉无瑕”不是说小毛病,更多表达的是一种人格上的钦佩和感叹。能符合的只有妙玉一个人。
说到妙玉,首先必须弄清楚一件事,《红楼梦》现存只有八十回合,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写的。不说水平高低,原意也与作者大相径庭,所以,程高版的《红楼梦》中,妙玉及很多人的结局是被篡改了的。
书中,曹公对妙玉的评价是很高的。妙玉的判词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中”;在单独描写妙玉的曲《世难容》里,对妙玉的评价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通篇中也只有秦可卿可与妙玉相比了。重点是,在结尾处,“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这里明确指出了,妙玉就是无暇白玉。
至此,我们就能更好的去理解这首曲子了。那么为什么是“镜中花”“水中月”又为何要“空劳牵挂”“枉自嗟呀”?妙玉为什么在十二钗中能排到第六,仅在史湘云之后?曹公又为何对妙玉的评价如此之高?那么我们通过整本《红楼梦》再来分析推测她们两人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