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地处安徽南部,从这里诞生的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新安医学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祁门蛇伤疗法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在祖传方剂的基础上,通过几千次试验,在吸收了历代新安医家的蛇伤治法,对祖传方剂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祁门蛇药”,让蛇伤技法与传承蛇药发扬光大,名扬海内外。
日前,应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邀请,安徽祁门蛇伤研究所所长汪胜松和专家孔天翰前往湖南长沙参与录制了主题为“奇趣研究所”的科普节目。该节目在10月31日晚十点《天天向上》“天天奇趣研究所”播出。
在节目中,祁门神秘研究所的神奇专家应邀现场展示了蛇等活体及标本,并现场科学实验,给观众普及被毒蛇、蝎子、毒蜂等咬伤的急救知识。

出镜的汪胜松,是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非遗祁门蛇伤疗法传承人,亚洲蛇伤协会副会长
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于1965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在当时的华东局与卫生部主要领导支持下,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国首家集“研究、治疗、产品”为一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安徽省中医科学院蛇伤研究中心,也是华东乃至亚洲目前最大的蛇伤救治基地与科普单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最初是以新安医学中的蛇伤救治和蛇药作为研究对象,多年来,研究所关于皖南地区毒蛇毒素的基础研究与研究成果为中国蛇伤救治和毒蛇资源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所先后救治各类蛇伤病人10余万例,其研制的“祁门蛇药”更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祁门蛇伤研究所主要是救治被毒蛇咬伤的病人,目前已救治了10万多人。不仅减少毒蛇咬伤的致死率,而且减少了致残率。
蛇的一身都是宝,祁门蛇伤所专业研究用蛇、蛇毒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
祁门蛇伤治疗经过十余代人的不断传承与发展,所形成的独特的蛇伤(药)技法。以其疗法独特,治愈率高,救人无数,而享誉海内外。服务范围辐射至皖、赣、浙、苏、鄂、鲁等华东周边地区,远到新疆、福建及国外客人,在全国都享有较高声誉。
历年来,祁门蛇伤所通过自行研发的蛇伤制剂药品及技术,结合国内先进的专业技术经验,已经治愈了国内外前来求治的10多万名毒蛇伤患者。
祁门蛇伤所研发成果很多,任何一种开发出来都能造福各方
同时,祁门蛇伤所研制的户外蛇伤(包括毒蛇 毒虫等咬伤)急救包,也成为很多国内外野外工作者、团体与组织的标配。其中,该所研制的蛇虫叮咬宁、祁蛇阵痛酊非常神奇,记者亲身体验后发现,被毒虫叮咬后奇痒难忍,涂擦蛇虫叮咬宁后很快能消肿止痒。
这次,两位老师带来了让人闻风丧胆的眼镜蛇和五步蛇,还有“毒蛇全家福”,“五毒全家福”,让人大开眼界!
祁门蛇伤所是传承新安医学、传承祁门御医文化的践行者,也是祁门县、黄山市乃至安徽省的一个特色金字招牌。
据了解,《天天向上》节目主持人汪涵,老家也是徽州歙县的,他曾来黄山市寻根问祖,知道老祖先越国公汪华(歙县人),知道天下汪姓出徽州,还知道九里十二汪的姓名文化。有趣的是,祁门蛇伤所所长汪胜松也姓汪,所以见面后很亲切。
另据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组的微信介绍,本期《天天向上》还有24节气研究所、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等的神秘内容呈现。
注: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自《天天向上》微信,特此致谢。
(吴永泉 来 源:新安眼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