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4月26日讯 (王晓明 丛中笑) ——记黑龙江大学驻克东县蒲峪路镇光辉村驻村扶贫工作队
从克东县城沿碾北公路向西南驱车10余公里,就是克东县蒲峪路镇光辉村。“那就是村部。”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离老远记者就看到一面写着“黑龙江大学驻蒲峪路镇光辉村工作队”的红旗迎风飘扬。
走进村委会,迎门显著位置挂着一块信息版,信息板上有许多人名和二维码。“这是黑龙江大学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的贫困户信息查询方式,只要一扫二维码,贫困户的信息就会清楚地显示在手机上,而且还能时时更新。”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
“鉴于扶贫工作对贫困户信息数据管理的需求,我们工作队利用二维码建立了信息化、电子化的人员数据管理库。”扶贫工作队队长肖宇告诉记者,这个数据管理库借助H5制作平台,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致贫信息、帮扶人信息、脱贫政策及工作队手绘的居民所在组的地图进行录入、存储,供随时查询。
除了数据化管理,光辉村去年“开张”的爱心超市在十里八村也很出名。爱心超市实行积分制,村民通过努力获得积分后,才能来换所需物品。“爱心超市从孝亲敬老、增收节支、爱家护园、和谐互助、绿色健康五个方面设立了获得积分的标准,村民达到对应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积分。同时,我们还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送货上门。”肖宇告诉记者,通过爱心超市的积分兑换模式,不但激发了贫困户的自力更生意识,而且还提升了村里的优良民风,也提升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其实,光辉村的变化仅是克东县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克东县通过“校地联合”,让“扶贫之花”开遍兢山脚下。“你看这蘑菇长得多好,今年肯定又能赚钱了。”在克东县北辰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大棚里,董传宗夫妇俩告诉记者,“你别看离上市还有段时间,但我们的好多产品都被预定了,这多亏了黑大的专家。”原来,去年因为销售受阻,导致食用菌腐烂变质,合作社损失不小。通过“校地联合”,黑龙江大学专家现场指导后,突破了技术难题,解决了合作社食用菌生产的后顾之忧。合作社还吸纳了当地120人就业,很多贫困户都跟着董传宗夫妇赚了钱。
据了解,克东县去年与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签下了合作协议,随后,黑龙江大学多领域专家团队就多次赴克东组织企业座谈、实地调研指导、落实产业项目对接。并通过种植技术讲授和土样、水质等基础数据采集研究,降低了克东县种植业的风险。“黑大克东校企交流群”还解决了企业生产技术的在线支持问题。
“有黑大做后盾,再加上国家的好政策,咱克东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那真是如虎添翼。”对以后的日子,蒲峪路镇党委书记袁志军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