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对山坡羊情有独钟?

作者:笔耕砚拓

[山坡羊]是元、明散曲作家十分喜爱的艺术形式,在隋树森先生所编的《全元散曲》中,就收有元代散曲家的[山坡羊]近百支。进入明代,[山坡羊]发生变化,它不再是为文人所专有,而成为俗讴小唱在民间广为流传。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对山坡羊情有独钟?

《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共采录了二十余支[山坡羊],比任何小令录用得都多,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山坡里羊]、“四不应”[山坡羊]、“数落”[山坡羊]、“慢唱”[山坡羊]、“哭”[山坡羊]、[山坡羊打玉簪儿]等等。

李开先在《市井艳词后序》中说:“[山坡羊]有二,北一南;[琐南枝]亦有二,有南有北。一南一北,北简而南繁,歌声繁简亦随之,然而相类。有南无北者,一则句短而碎,一则长短夹杂而歌声虽然不同,二词之大致如此。”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对山坡羊情有独钟?

这里所说的“北”和“简”,是指元朝流传到明代的北曲小令,属于[中吕],《金瓶梅》第八回潘金莲所唱的三支[山坡羊]即是。这类[山坡羊]比较短小,少者仅四十三字,多者也不过五十五字左右。

“南”和“繁”则指进入明朝才开始流行的[山坡羊],属于南曲[商调]。《金瓶梅》第一回潘金莲唱的[山坡羊];第三十三回陈经济唱的四支花儿、果子、银钱[山坡羊];第五十四回小歌妓金儿、赛儿唱的两支[山坡羊];第五十九回李瓶儿哭官哥儿的三支[山坡羊];第六十一回申二姐唱的两支[山坡羊];第八十九回吴月娘、孟玉楼、庞春梅哭西门庆的四支[山坡羊];第九十一回玉簪儿唱的[山坡羊]等等即是。这类[山坡羊]较长,而且长短差距很大,短者百字左右,长者可近二百字,明代冯梦龙所辑集的《挂枝儿》“想部卷三”收有一支[诉落山坡羊]竟达三百五十一字。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对山坡羊情有独钟?

我们知道当时刊刻流传的散曲集众多,其中可供《金瓶梅》作者选择的曲子很多,为什么如此偏爱[山坡羊],选录了这么多的曲子呢?

作为写实和言情小说的《金瓶梅》不可能不反映“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这个现实,更何况[山坡羊]是以咏歌男女私情而见长呢。《挂枝儿》“想部”有支题为《听唱》的曲子,很能说明问题。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对山坡羊情有独钟?

《金瓶梅》中潘金莲、申二姐包括陈经济唱的[山坡羊]都应该属于这一类。

另外,还要看[山坡羊]它的本身属性。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商调唱,凄怆怨慕。”李开先也说:“忧而词哀,乐而词亵,此今古同情也。正德初尚[山坡羊],嘉靖初尚[锁南枝],一则商调,一则越调。商,伤也;越,悦也,时可考见矣。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其声则然矣,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俱男女相与之情,虽君臣、朋友亦多有托此者,以其情尤是感人也。故风出谣口,真诗只在民间,三百篇太平采风者归奏,予谓今古同情者,此也。”

兰陵笑笑生为什么对山坡羊情有独钟?

商调[山坡羊]是表现凄怆、哀怨、悲伤情绪的曲子,潘金莲用它表现对嫁给武大郎的怨恨;金儿、赛儿用它表现歌妓生活的凄怆;李瓶儿用它哭官哥表现了一腔的哀苦;吴月娘、孟玉楼、庞春梅用它哭西门庆、潘金莲,表现了她们内心的悲伤。应该说《金瓶梅》的作者在选用这些[山坡羊]时是颇费斟酌的,称得上选得准确,用得贴切。

本文由笔耕砚拓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继续阅读